《以色列的埃及天使》觀後感

本片以阿什拉夫‧馬萬(Ashraf Marwan)的事蹟為底改編而來。阿什拉夫‧馬萬是埃及總統納瑟(Nasser)的女婿,但卻長期提供以色列情報。

電影設定的基調是,阿什拉夫提供了以色列兩次錯誤情報,直到第三次時才為真。結果,以色列因前兩次的經驗,並無充足準備,在贖罪日戰爭中吃足苦頭。不過,阿什拉夫的行為,讓納瑟的繼承人沙達特於戰後領悟與以色列久戰無,雙方在美國的斡旋下簽訂和平協議。

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阿什拉夫為了追求和平,從《狼來了》的故事衍生一計,誘發第三次中東戰爭,最後達成和平。

可是,《以色列的埃及天使》描述的算計需要相當精密且需在「真空」下進行。阿什拉夫的目的,是終止戰爭,那就需讓雙方能獲得共識。但這個共識相當抽象。以後見之明,此共識為以埃雙方都認清無法消滅對方,進而共存。可是,戰前就要能想像此結局,且又需控制戰果達平衡,殊為困難。

首先,若以色列認真應對,埃及敗率大增。若此,雖能遏阻沙達特一時,卻無法撲滅復仇心;第二,若以色列忽視警告,埃及勝出,則以色列有滅亡之虞,除非阿什拉夫算准美國一定會出手相救。

所以若真以邏輯回溯此阿什拉夫的計畫,需符合兩項條件:一、以色列必須忽視警告,二、美國必然介入,如此才能達到平衡。條件一就是《狼來了》的故事,條件二則是賴於國際二元平衡。

當然,並不是說計畫不可行,只是執行人必須心臟非常大顆,有異於常人堅定與修養,才能在暗中操弄局勢而不遭識破,又能忍受詭譎多變的國際政治。阿什拉夫真的有此能耐嗎?

電影感想:解釋力稍不足

再談《以色列的埃及天使》此片本身。我的觀點是,本片似乎未能解釋阿什拉夫的行為。我們當然知道,他喜愛賭博,在金錢上依賴看不起自己的岳父。所以,他最初接觸以色列大使的目的,無疑是要報復納賽爾。

可是到了他進入高層後,電影開始去塑造阿什拉夫反戰的形象。這並非不可,但當摩撒德特攻開始懷疑他,卻仍然提醒他拿走豐富的報酬時,阿什拉夫竟然毫不猶豫地收下。我本以為,他滿口大義和平,是真心為民著想;所以他應當轉頭就走,最好加上一句:「有比這個更重要的東西」。

或許編導是想表達以色列人對阿什拉夫的信賴,但這反而模糊了阿什拉夫提供情資的本意,進而削弱了他的形象,也降低了戲劇的張力。不過,開頭黑色九月恐怖份子企圖擊毀飛機的段落確實不錯。因此整體上,我的評價大概就落在6顆星左右。

Diana Ellis是誰?

《以色列的埃及天使》片中有位Diana Ellis,她不但舉行各種成人派對,且在本片中與阿什拉夫有某種曖昧關係,甚至暗中幫助他。據說Ellis的形象源自於英國1960-70年代的女演員Diana Dors。此人被稱為「英國的瑪麗蓮夢露」,謠傳她廣邀影星參加成人派對,並錄音錄影。但傳聞都來自於八卦小誌,未能證實。

Diana Ellis的角色可有可無,對於劇情的推進並無太大相關。頂多是用來證明阿什拉夫專情的形象、或是其穿梭於倫敦高級社交圈。而史實上,他與Diana Dors是否有接觸也是個謎,無直接證據可證明。

被控扇動恐怖主義的演員

由於《以色列的埃及天使》是以色列電影,片中多由阿拉伯裔飾演埃及角色。然而其中飾演總統女兒孟娜的Maisa Abd Elhadi,卻因發表仇恨言論被捕。

相較於其他演員如主角Marwan Kenzari是荷蘭裔阿拉伯人;飾演沙達特的Sasson Gabai雖酷似阿拉伯人,但其實是出生於伊拉克的猶太人,幼年隨父母搬至以色列;飾演納瑟的Waleed Zuaiter是阿拉伯裔美國人,Maisa則是巴勒斯裔以色列人-生活在以色列境內。

起因是2023年哈瑪斯恐怖攻擊案那時,Maisa Abd Elhadi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嘲笑哈馬斯上傳的人質圖片,此外還有其他罪行。2023年10月29日,根據2016年反恐法案,她被控煽動恐怖主義和表達對恐怖組織的聲援。2024年11月,拿撒勒地方法院裁定將解除對Maisa長達約一年的軟禁,但她仍被禁止使用社交網絡,只允許使用WhatsApp。 或許有人以為以色列境內只有猶太人,但其實阿拉伯裔人口佔了20%,約200萬,主要是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留在境內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後裔。這些人雖然在以色列享受較好的生活,但在認同上仍離不開巴勒斯坦。有興趣的,可以去參考《以哈戰殤》這本書,它詳細解釋了以色列的歷史,以及提供了恐攻後當地生活的第一手面貌。更重要的是,講述了國內較少報導的10/7號受害者故事,是一本看待以巴關係不錯的讀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