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大戰華爾街:GameStop傳奇》中的PFOF與融資

看完NETFLIX的紀錄片《散戶大戰華爾街》後,仍有兩點疑問:何以造市者(Market maker)可以買到比委託者指定的價格更低的股票?羅賓漢(Robinhood)為何拿掉Buy按鈕,避免自身存款不足?

看了一些資料後,恍然大悟,理由如下:

Payment of Order Flow

如影片所介紹,羅賓漢並非直接在交易所買股票,而是將訂單整批交給城堡投資這個造市者;城堡投資再向交易所撮合,執行訂單。為什麼中間有利可圖?答案在時間差。

客戶在羅賓漢App下單後,並非立即獲得股票,而是由羅賓漢整理後大批交給城堡公司。城堡公司在取得這些訂單資訊後,搶先在交易所、或者dark pool以低於客戶指定的價格購入股票,再交付給羅賓漢。中間的價差就是羅賓漢與城堡公司的利得,也就是片中的Payment for Order Flow。

如果沒有羅賓漢,那些需求將直接進入交易所競價,可能會拉高價格。況且,有了羅賓漢提供的資訊,城堡公司就可早一步得到市場資訊,對經營來說並無壞處。

Continue reading “《散戶大戰華爾街:GameStop傳奇》中的PFOF與融資” »

《狄式白話總體經濟學》讀後感想心得

本文作者狄驤曾是資深財經記者,以及資深投資人。他經營臉書粉專《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也在Pressley開設投資課程。會買本書,是因他的線上課程建議,先看過這本《狄式白話總體經濟學》,會比較好理解後續的內容。

我個人是有些經濟學基礎,也先研究過美債,所以看這本書時,幾乎沒有理解上的問題,所以我也不能保證,完全空白的初學者能否徹底理解本書。不過,整體來說,本書並非生硬的經濟學,而是非常實用的經濟觀念。以下舉出幾個我覺得頗有啟發性的觀點:

《狄氏白話總體經濟學》
《狄氏白話總體經濟學》是一本投資必讀的書,有助於打好基礎觀念。

GDP細項

以往我只關注GDP成長率,但GDP細項更能看出一國經濟結構。例如,近來台灣的GDP細項中,國內消費佔40%上下;反之出口貿易總額佔了65%左右。這顯示台灣非常依賴出口,以及GDP的成長是和出口額有關,小老百姓可能因此無感。這就是為什麼政府說GPD有成長-數字確實有成長,但民眾卻感受不到之故。

若去查其他國家的細項,也會發現有趣的是。例如中國的GDP細項,過去一度以民間消費為主,但2004年「資本形成」卻超越了消費,此後佔據龍頭寶座(2021年的數據為42.84%)。美國的民間消費,則是居高不下,達到70%左右。這告訴我們,論消費還是美國人恐怖。

中國GDP組成,以資本形成為最大宗
Continue reading “《狄式白話總體經濟學》讀後感想心得” »

《霹靂玄蒙紀》1-5章感想

在天魔錄系列畫下句點後,以寰界為背景的《玄蒙紀》正式登場。除了新的世界觀之外,自《玄蒙紀》起,霹靂將發片數改為一週一集。我個人是蠻喜歡這個改變,因為集數少,就不用為了篇幅而硬湊一堆副線;且每週看一集的頻率,對我來說恰恰好。

誠如墨栞所說,《玄蒙紀》和以往不同之處,包括了不再走偶像路線、著重人物描寫等等。此外,我個人覺得,少了一堆華麗的偶,看起來就比較舒暢,否則看到較樸實的偶,就知道活不久,實在是很出戲。

2023上半年新檔《霹靂玄蒙紀》

而且在設定上,角色們的武力值似乎不再是重點。一開始或許會感覺雲上闕是本檔高手,但一集後就見紅;後來想,也許雲廣陵才是高手吧,結果也是見紅。這個設定很不錯,畢竟大家的功體好像沒差太多,看戲時也不會糾結到底誰才是最強的。講到這一定要抱怨一下,當年鬼麒主伏字羲初次對上俠儒,面對極招尚能撥去;俠儒還稱鬼麒主「確實不凡」。結果不知道幾集後,面對御均衡竟然被打到噴血(雖然御均衡傷更多啦,但感覺就是不對。當年君奉天若不開外掛,根本贏不了。)。

Continue reading “《霹靂玄蒙紀》1-5章感想” »

Netflix《斧頭英雄的不歸路》觀後心得:流量為王的犧牲者?

2013年2月,一位駕駛撞上路旁的電工,將其壓在車下,隨後又攻擊前來幫助的女子。這時,有位遊民從兇手的車上下來,抄起身上的斧頭,朝兇手的頭劈下去。這位遊民「凱依」因此暴紅。記者的訪問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大眾視其為英雄。電視節目製作人看上凱依潛在的吸金力,想找他上節目、開實境秀。

不過三個月後,凱依成為了謀殺嫌疑犯,從神壇跌落,結束網紅生涯。

犯罪紀錄片通常會涵蓋各種面向,例如兇手的成長背景、警方的處理方式、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等等。不過,本片礙於長度,僅能在90分鐘內交代經過,缺少各面向的深度探討。

例如,當初發覺凱依的記者,語帶興奮地談論凱依有成名的本錢,可以賺取大筆收入,過上好日子;實境秀製作人,則打算讓凱依有自己的節目。但我們只看到他們的自白,沒有訪問第三方學者、媒體人對於利用凱依賺錢的行為進行分析或批判。

Continue reading “Netflix《斧頭英雄的不歸路》觀後心得:流量為王的犧牲者?” »

讀後心得《CIA教你讓人說出真心話》:暴力取供不可行。

這本是《CIA教你識人術》作者群的下一本書。結構上分成兩部分:前半部介紹「套話」的技巧,後半部則由新加入的律師作者分享故事,驗證實用性。

原書在亞馬遜上獲得4星評價,但我看書評一向喜愛從負評開始。評論者們提出兩種負評:故事太多以及實用性不高。

《CIA教你讓人說出真心話》是一本探討「套話」的書。

誠如本書結構,上半部以故事介紹技巧,後半部以故事驗證技巧,所以總結就是故事很多。尤其,後半部是由Peter Romary律師所撰,非CIA人員,讓我覺得這部分有灌水之嫌。但考慮「套話」、「審訊」本就與大眾無關,加入律師的「談判」故事,或能提升本書實用性。不過,即便如此也有些人不賞臉,覺得這些套話技巧,難以用在生活中。

《CIA教你讓人說出真心話》並不是一個章節一項技巧,而是透過多個部分介紹多個技巧,所以讀完後可能仍模模糊糊,無法掌握。不過,若順著文脈,從「過程」去理解,就比較好把握。書中的審訊流程如下:

Continue reading “讀後心得《CIA教你讓人說出真心話》:暴力取供不可行。” »

《聰明生活經濟學》觀後心得

《聰明生活經濟學》(Get Smart with Money)是一部在Netflix上架,關於理財的紀錄片。中文片名中雖有「經濟學」,但原題名則無;大改是因為我們老是把一些省錢的小撇步稱之為某某經濟學吧。

本片的內容在此不說,因為網路上已有其他詳細介紹的文章。但為了閱讀方便,在此還是做個小整理。製片者邀請了四位坊間理財達人,替四組人提供理財建議,希望能讓這些人擺脫財務困境。

這四組人包括:

Lindesay:服務業人員,月光族,外送愛好者,想從事藝術工作與加入生命保險卻不知如下手,此外也有心理問題。

Ariana:無業,卡債一族,欠學貸,喜愛購物。

Teez:職業球員,簽約時獲得一大筆錢,可惜已經花去大半。後因傷被釋出,目前無業,擔心家中失去經濟來源。

Kim & John:一家四口,John是家庭主夫,Kim是心理治療師;收入不錯,花費也高,沒有立即的經濟困難,但他們想提早退休,卻覺得難以辦到。

Continue reading “《聰明生活經濟學》觀後心得” »

Netflix《西線無戰事》的弗里德里希將軍

Netflix版《西線無戰事》中,有句啟人疑竇的台詞。

看過本劇的人,應該對劇末德國將軍弗里德里希(Friedrichs)的最後攻擊感到印象深刻。不過,我當下卻是疑惑不解。因為根據中文字幕,弗里德里希不是派了一個和平使節團去談判嗎?這台詞是否有問題?

回頭看那段,疑問又加深了。將軍先說派了使節團,下一句又在抱怨自己追求的是戰爭,絕不投降,一整個很精神分裂。

於是我再往前追溯,發現使節團代表艾爾茲伯格提交計畫的對象,是在柏林的總部,但弗里德里希本人卻身在前線。於是產生了一個矛盾:使節團應該是中央派的,弗里德里希只是軍團領導,不可能有權干涉外交。

Continue reading “Netflix《西線無戰事》的弗里德里希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