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一套林鬱文化的世界經典小說,是很久以前買的,但我除了看過《雙城記》之外,就沒碰過其他的。那天心血來潮,從書櫃中抽出《科學怪人》,想說拜讀一下這部「科幻小說鼻祖」。
不過畢竟是幾百年前的作品,文風和現代不同,讀起來頗吃力。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描述主角內心的痛苦,但這種描述好像三不五時就出現,讀來頗令人焦躁。
第二個問題是譯文。林鬱的譯者是中國人,文風用詞除了有地理上的落差外,當然也有時代上的落差。於是我買進了台灣人譯的新版(周沛郁譯,商周出版,2015年),希望能讀起來順一點。不過後來發現,問題可能是原文,而非譯文。那時代的人好像就是特別愛長句子,以各種詞彙描述山水風景心理狀態,但故事有時還是停留在原地。
當然,台版的譯文確實比較適合我,也讓我讀完整本小說。(如同《西線無戰事》一樣,新版的台灣譯文,比較符合現代人閱讀習慣。)
《科學怪人》心得感想
無論如何,《科學怪人》究竟好不好看呢?
Continue reading “《科學怪人》讀後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