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紀錄片《地球未知檔案:殺手機器人》影評心得:AI雙面刃的大辯論

這部紀錄片雖介紹人工智慧(AI)的運用,但並非單純的解說式紀錄片(Expository)。個人判斷的理由是,《地球未知檔案:殺手機器人》中並無一個掌控全局的旁白,而是讓各專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Netflix紀錄片《地球未知檔案:殺手機器人》影評心得
Netflix《地球未知檔案:殺手機器人》接近「參與式紀錄片」,訪談了許多對AI運用有各自見解的專家。

雖然如此,《地球未知檔案:殺手機器人》仍就有個探討主題:「是否該針對AI進行規範以避免濫用。」受訪對象大致可分為兩類:積極派與疑慮派。

積極派

片頭最初,就訪問了AI公司的創辦人Brandon Tseng。他曾經在美軍服役,期間曾苦於逐屋搜查任務。這種任務必須對每棟房屋進行詳細搜查,以確保安全性,但相對地風險也高。

Continue reading “Netflix紀錄片《地球未知檔案:殺手機器人》影評心得:AI雙面刃的大辯論” »

Netflix《犯罪心理學》紀錄片影評:包山包海卻包不住觀眾

本系列紀錄片共四集,分別探討四種犯罪:連環殺手、綁架監禁、邪教教主以及犯罪集團老大。

以形式來說,《犯罪心理學》屬於「解說式紀錄片」。觀眾在旁白的引導下接收內容。運用的素材包括專家訪談、歷史影像以及重演片段。整體氛圍很像上課,是中規中矩的紀錄片。

首集〈連環殺手〉,主要探討什麼樣的人可能成為連環殺手?首先提出的見解,是家庭環境與兒時遭遇。許多連環殺手的家庭都有問題,像是強勢的母親加上缺乏父親影響等等。

《犯罪心理學》整體評價不高,和其多而雜的敘事方式有關。

甚至在1960年代,學者MacDonald提出麥唐諾三角,認為童年有下面三個傾向的人,成年後可能成為連環殺手:尿床、縱火以及虐待動物。不過這理論現已過時。

Continue reading “Netflix《犯罪心理學》紀錄片影評:包山包海卻包不住觀眾” »

Netflix《邪教教主養成指引》影評與心得

本紀錄片共有六集,每集長度約30分鐘,分別講述史上有名的邪教創始人:曼森家族的查爾斯曼森、人民聖殿教的吉姆瓊斯(Jim Jones)、佛土教的海米‧高梅茲(Jaime Gomez)、天堂之門教的馬歇爾‧阿普爾懷特(Marshall Applewhite)、奧姆真理教的麻原彰晃以及統一教的文顯明。

《邪教教主養成指引》以比較輕鬆的方式,介紹六位著名的邪教領袖。

簡短影評

《邪教教主養成指引》風格類似《暴君養成指引》,透過研究上述六名教主,歸納他們的行為後整理出可遵循的指引,讓觀眾也能成為邪教教主。當然,這方式比較幽默,製作人鐵定不希望觀眾真的去創建邪教。

Continue reading “Netflix《邪教教主養成指引》影評與心得” »

Netflix犯罪紀錄片《東京死劫:布萊克曼命案》:一樁命案、兩洋文化差異

紀錄片簡介

一名21歲的英國女子露西.布萊克曼前往東京打工,卻人間蒸發。露西的父親提姆(Tim)為了找回愛女,動身親赴日本,卻遇到了文化上的摩擦,使得他不得不採取自己的方法尋找女兒。

呈現方式

《東京死劫:布萊克曼命案》提供兩種角度的觀點:露西的父親提姆以及日本警方;另同時以次文化角度,提到一些日本女公關(ホステス)的職業內容。敘事方式為順序法,以時間先後講述本樁命案。使用的素材也是常見的專訪、當時的新聞片段以及重現片段。

紀錄片緣起

這部《東京死劫:布萊克曼命案》的導演為日本人山本兵衛。根據訪問,他之所以想以該案為主題,是因為看了英國記者Richard Lloyd Parry的著作《People Who Eat Darkness: The Fate of Lucie Blackman》。該書於2015年出版,加上當時也曾傳出美國電影公司買下拍攝本案的權利,形成一股熱潮,山本導演也跟風買了書來看,進而對本案燃起興趣。

由於山本導演曾留學紐約,對文化衝突非常感興趣。而此案也帶著英國與日本文化衝擊的味道,於是他便想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描述本案。

《東京死劫:布萊克曼命案》的日文原題為《警視庁捜査一課 ルーシー.ブラックマン事件》
Continue reading “Netflix犯罪紀錄片《東京死劫:布萊克曼命案》:一樁命案、兩洋文化差異” »

Netflix《追緝連環殺手》:警方單一視角的犯罪紀錄片

本影集共三季,每季四集,講述參與辦案的警探們如何揪出連環殺人兇手。這些兇案背景以美國加拿大為主,包括了炸彈客、隨機殺人、變態殺人等。

《追緝連環殺手》(Catching Killers)是以辦案探員為主視角的犯罪紀錄片

呈現方式

本影集以順序法敘事,講述事件的開頭、辦案過程以及破案結果。素材上,使用了歷史片段、探員訪談以及重現片段;偶爾也會請探員回訪當年的事發地,請他們描述那時的狀況。

Continue reading “Netflix《追緝連環殺手》:警方單一視角的犯罪紀錄片” »

《台灣有事—日本眼中的台灣地緣重要性角色》讀後感:了解台灣在島鏈中的地位

本書旨在告訴讀者,台灣一旦發生戰事,將牽動美國,進而影響日本;同時,日本也必須改善其防衛體制,例如憲法、集體自衛權等問題。

事實上,這類積極討論台灣議題的書,在十幾年前並不多見。筆者在讀研究所時,日本關注的議題是「正常國家」、「國際貢獻」以及「防衛廳升格」等。且當時美國明對美日台連線的態度,也不像今日這般明顯。

既然如此,是什麼促成如此巨大變化?即是川普政府開始的貿易戰。本書指出,美國過往採取的對中政策,是以交往為主。也就是與之交流,並期待中國能融入國際社會,遵循共享規範。但自習近平上台以來,此種期待日趨稀薄,於是美國決定改變政策。

《台灣有事—日本眼中的台灣地緣重要性角色》是一本可讓讀者了解台灣在印太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入門讀物。
Continue reading “《台灣有事—日本眼中的台灣地緣重要性角色》讀後感:了解台灣在島鏈中的地位” »

田中芳樹《白銀騎士團》讀後心得:知識性夠但缺了娛樂性

久久未曾看田中芳樹大師作品,偶然間發現竟然有新作,就購入了二手書。不過只讀了一半,就投降了。

也許是故事內容不合我胃口,也許是敘敘事方式難以接受,總之,覺得沒有看到完的價值。這個閱讀體驗完全比不上前幾週看的《世界大戰》和《莫羅博士島》。

其實這感覺類似早年看的《藥師寺涼子》。該作品敘事筆調輕鬆,雖有怪奇事件,卻也含著搞笑風格(雖然我覺得不好笑)。可能我真的不喜愛這類小說吧,所以也就不堅持了。

田中芳樹白銀騎士團
田中芳樹久違新作《白銀騎士團》

成書經緯

不過,還是說說《白銀騎士團》成書經過吧。根據田中芳樹回憶,白銀騎士團最早只是一篇短篇小說,是為了《英雄譚》這本《小說寶石》推出的別冊雜誌而寫。

Continue reading “田中芳樹《白銀騎士團》讀後心得:知識性夠但缺了娛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