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長寺、宮川本廛、りせっとcafe-鐮倉之旅

旅程的最後一站:建長寺

建長寺完工於1253年,乃是鐮倉幕府北条時賴所建。時賴邀請當時宋朝的高僧蘭溪道隆,為其打造建長寺,而建長寺也成為日本第一座「純」禪宗的寺院。

鐮倉建長寺

最早將禪宗帶入日本的,是榮西大師。但他在渡宋習禪之前屬天台宗,學成返日後提倡天台、禪宗並學。是故京都建仁寺實乃天台、秘教、禪宗並行的道場。一方面,建長寺為純禪式道場,開山蘭溪道隆禪師從宋朝帶回嚴格的修行法門,並寫成「法語規則」流傳於世(不是法文文法書喔)。

Continue reading “建長寺、宮川本廛、りせっとcafe-鐮倉之旅” »

明月院、茶寮風花-鐮倉之旅

明月院位在圓覺寺與建長寺中間,院規模雖不大,院內花草繁盛,別有幽林秘境之感。通往明月院的小路兩側之地,古時稱做管領屋敷,乃因此地過去曾為室町幕府執事山內上杉氏的宅底。

明月院既稱為「院」而非「寺」,意味著其規模有限。它的歷史滄桑,從平安時代末期到室町時代,兩百年內曾經盛衰交替,最終也只留下目前這座明月院而已。

Continue reading “明月院、茶寮風花-鐮倉之旅” »

圓覺寺-鐮倉之旅

這次鐮倉行最後的探訪地,就是北鐮倉了。北鐮倉距離鶴岡八幡宮不遠,雖然可從八幡宮步行過來,但考量到行程安排以及江電實在太慢,所以當日直接從藤澤搭乘JR在大船站轉橫須賀線直接入北鐮倉。

本次鎖定北鐮倉三間主要寺院:圓覺寺、明月院以及建長寺,全都和禪宗有關。

Continue reading “圓覺寺-鐮倉之旅” »

長谷寺-鎌倉之旅

長谷寺距離高德院大佛不遠,是此區兩個主要的觀光景點。雖說鎌倉佛教之中,以禪宗為主要發展,但長谷寺則和淨土宗淵源較深。

長谷寺應在奈良時代建立,但詳細的時間已無可考證。根據寺廟本身的說法,長谷寺建於西元736年,開基者為騰原房前。而這位藤原房前也是大和長谷寺的開基者。

傳說,當年大和長谷寺於西元721年設立時,曾以楠木雕塑了兩座大觀音像。其中一座留於長谷寺,另一座則讓順流入海,隨緣而往。15年後,這尊木觀音漂流至相模國,最終置於長谷寺,也就是目前該寺的國寶十一面觀音像。

從長谷寺整體的結構來看,乃屬淨土式庭園。最明顯的即是在 安置主尊的本堂下方有兩座大池塘。此一結構源自於淨土宗的極樂淨土思維,其概念和禪宗的池泉回遊式庭園以及枯山水不同。

淨土式庭園起源於末法思想以及淨土宗盛行的平安時代末期,其最大的特徵為主堂前的大水池,例如平等院鳳凰堂。這類淨土庭園,主要是模擬「極樂淨土」的光景,企圖於現世重現淨土之美。先前在他文提到的八幡宮也有源、平二池,據說是受到淨土式庭園之影響。

淨土式庭園的特徵為大水池

長谷寺頗受到歷代掌權者的青睞,屢屢為其整修維護。1607年,德川家康替長谷寺整修,自此長谷寺就正式歸入淨土宗所管。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後,長谷寺趁著宗門混亂之際脫離淨土宗,成為獨立的寺院。

長谷寺觀音堂

本寺分為上境內與下境內。下境內有妙智與放生兩池,上境內則有安置十一面觀音木像的觀音堂、以及阿彌陀堂等伽藍。

長谷寺內的緣結地藏

長谷十一面觀音高達9.18公尺,乃日本最大的木造佛像。隔壁有阿彌陀堂,應是供奉阿彌陀佛。且說這十一面木造觀音像真的頗高,莊嚴華美,讓人心生沈澱。可惜堂內無法拍照,只好空留殘影於腦內,或是回家觀看雜誌。但二手影像總比不上實際所見來的真實。

寺內的地藏像

離開觀音堂後,往右手邊去有個見晴台。顧名思義,這是個瞭望台,可看到相南海岸美景。但天候不佳,陰雲壓頂,望去只見灰濛濛一片,實屬可惜。見晴台這兒有桌椅供遊客休憩,一旁有販賣團子的攤位。這兒的團子有上旅遊書,隨即買了一串來品嚐,味道不錯,但口味僅一種,不若八幡宮小町通那家來的多元(畢竟只是寺內的小攤位阿)。

長谷寺見晴台

見晴台旁有家餐廳名喚「海光庵」,本來想在此用餐,但見菜單似乎普通,因而打消念頭,下山離去。來到下境內,順道彎去看弁天窟。弁天窟據說又是弘法大師空海參籠之處(大師的足跡真的是遍及各地阿),看名字可知與弁才天有關係。洞內陳列了許多石像,由於燈光昏暗、視野短近,得一邊注意腳邊一邊前進,索性就不拍照了。

弁天窟外也有座不動尊

出了長谷寺後,想找間食事處飽餐。長谷寺這兒似乎有許多有名的餐廳,但是若逢假日則一位難求。本來要去吃一家旅遊書上推薦的餐廳,位在江電鐵軌旁,得小心翼翼地跨過。可一開門,店員就說已經客滿了,非常抱歉。於是又得躡手躡腳地再次穿越鐵軌。

最後我們轉往上文提及的輕食咖啡店,也算是奇遇巧合了。

高德院大佛、ラ・メゾン・アンシェンヌ-鐮倉之旅

日本有兩尊大佛,一尊在奈良的東大寺,一尊則在鐮倉的高德院。東大寺的大佛住在屋內,高德院的大佛卻得暴露在外,承受數百年來的風吹雨打。 吾人好奇,為何鐮倉大佛得如此辛酸,連個遮雨安身的地方都沒有呢?其實,鐮倉大佛並非一開始就沒有家,只是無奈天災肆虐,大佛殿曾經倒過兩次,也重建過兩次,可惜第三次遇難後,世道衰微混亂,也就無人修繕了。
可當書籤的高德院門票

可當書籤的高德院門票

Continue reading “高德院大佛、ラ・メゾン・アンシェンヌ-鐮倉之旅” »

江之島神社 鎌倉之旅

我望著江之島那條往上延伸的參道,看著它逐漸掩沒在兩旁的建築以及鬱林之中。人們的頭宛如黑芝麻,密密麻麻地在參道上蠕動。我立刻想起了九份老街的印象,不可思議,這也許就是森山大道在〈犬之記憶〉中經常提及的「既視感」吧?

這麼說來,江之島也是結合人文與商業的觀光地嗎?

總覺得很像九份的光景
總覺得很像九份的光景

Continue reading “江之島神社 鎌倉之旅” »

鐮倉之旅-鶴岡八幡宮

西元1219年1月27日,鐮倉幕府三代將軍源實朝(源賴朝的二子)與諸位大臣參拜完鶴岡八幡宮後,一群人緩緩走下本宮前的石階。這時突然從一旁竄出一人,大腳踩下原實朝身穿之公卿布袴(平安時代官員所穿著的衣服)的下襲(布袴後方拖地的部位)。原實朝頓時失去重心倒地,而此人便趁機砍下原實朝的頭,大聲嚷著「我乃八幡宮別當阿闍梨公曉,在此報了父親之仇!」,隨後就消失在暗夜中。


Continue reading “鐮倉之旅-鶴岡八幡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