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知津」讀後感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 法鼓文化

本書是聖嚴法師〈學佛入門系列〉套書中的一本。收錄文章多為法師早年的演講或投稿。和同系列中的〈神通與人通〉比起來,本書收有一篇詳述神通的專文,反而比後者對神通有更多的解說。

本書主要主題為修行的方法以及神通,順帶也言及些許「原始佛教」。針對有論者認為佛教過於避世,法師特別指出佛教實為一入世宗教。世上有三種道:人天道、解脫道以及菩薩道。人天道為布施、行善,修人天善法求往生為天人或再度為人。解脫道修戒、定、慧,追尋個人解脫。菩薩道,也是佛教(大乘佛教)最重視的,要求並行人天與解脫道。

菩薩道除了要布施之外,還要求解脫。兩者結合的菩薩道正凸顯佛教的積極入世特性。也就是除了要求解脫之外,亦要助人解脫。由於台灣佛道不分以及對佛教的誤解,總讓人以為學佛就會變得消極、變得不管世事。這也不是說小乘不好,實乃因眾生根性與環境不同,因而有不同的選擇。大小乘只不過是方法上的不同,無高低之別。

再來就是神通。神通,外道有神通,佛也有神通。民間普遍的信仰對象,自然也具有某些神通。不過法師在書中提到,這些民間信仰的神通,不能和佛的神通相比。甚至十大弟子的神通,與佛亦不能相提並論。神通可以透過禪定獲得,因此外道也會有神通。外道們便以此搭配一些佛法,吸收自己的門徒。

然而神通會因為個人的德行而喪失,並不能永遠持有。再者,有些外道宣稱可以幫你消業解障,只要你信他、供養他。問題是,縱使是釋迦牟尼,他也無法以神通來避開自身業報。而世尊的弟子亦是如此,例如目犍連曾展現神通拯救迦毗羅衛國子民卻終無功。

總之,學禪定不可執著於神通,那並非正道。也難怪當初我參加法鼓山辦的禪修營時,法師一直耳提面命,要我們無視禪修時出現的各種幻覺。幻覺、幻象也許是種美好的體驗,但終究不是正途,若不慎,還有走火入魔之險,我輩仍要小心以對。

「一個全職交易人的投資告白」讀後心得


一個全職交易人的投資告白:我從此不上班,每日自負盈虧的謀生式投資日記

本書確實是「投資日記」。

從書中可得到的,不是投資技巧,反而是全職交易人的生活實貌。從結構上看,這本「一個全職交易人的投資告白」其實沒有太多關於投資的論述。最多,也就是透露了「58 SMA」以及艾爾德的「22 SMA ±5% 通道線」,不過這兩種方法為王力群先生與艾爾德先生所創,可能是專利考量,作者也僅點到為止。

其實作者應是技術分析派。他提到:「知道太多與技術分析無關的公司資訊,對大部分人來說,其實是操作的不必要干擾。」不過他還是認為需注意「央行的貨幣政策與利率」。不過技術分析並非我目前的投資策略,所以這部分對我沒有太多益處。

反倒是全職交易人的生活方式,頗讓人印象深刻。對有志於走這條路的人,應是不錯的參照。全職交易人最大的好處可能是擁有自己的時間了。作者也指出,能夠享有淡季機票價格與便宜下午茶的,除了學生與退休者之外,就是以資本利得為生的交易者了。但要成為全職交易者,除了建構本身的投資方式外,其實還要有足夠的本金。

就算投資報酬率為10%,一年要有60萬收入,本金至少要有600萬。一般人最難跨越的多半是「本金障礙」了吧。現代人要靠薪水存錢已非易事,何況是存到5、6百萬。小資本要高報酬,可能得去玩期貨、指數,但高報酬也有高風險,成功固然可喜,但失敗則本金盡失。

所以要當全職交易人可沒想像中容易,無論如何你還是要有一筆龐大的本金,才足以支撐每個月的開銷。對於資本夠大者,他早有足夠的利潤維持生計,也不怕一時的空頭。他可以持有低檔股票,待股市轉入多頭時賣出獲利,然後再以這些利得過日子。

一邊的百姓還是以閒置資金來投資為佳,別妄想以資本利得爽爽過一輩子吧。

「三名惡人」讀後感

金光閃閃系列01:三名惡人

我對淺田次郎沒有太多的瞭解,僅針對這本小說發表感想。

不可否認,開頭對三位角色的描述,確實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槍建那種老派,忠實的個性,替小說下了個好開端。大河原軍曹那種古武士舊日軍的氣概,大概也只能在電影中看到。至於廣橋,為了自己認為是日本救星的政治人物而默默擔下貪污罪名,以現在的標準來說的確少見。當然,把他們三個人湊在一起的向井,似乎也是崇尚舊情懷的人物。

這樣有趣的開頭,確實有吸引讀者注意的元素在。然而問題再於他們採取的報復手段,就不若他們性格那般,給人深刻的感受。槍健讓岩松損失一億日圓、廣橋和攝影師聯手拍到山內議員賄賂的照片、大河原讓舊長官發表一篇訴願文,這些呈現似乎不怎麼有趣。也許是我期待他們能做出更勁爆的事情吧,所以才對這平淡無奇的復仇無感。

結局說起來令人錯愕,突然間出現廣橋和駭客「天使」的交手,最後又陪著那位名叫「惡魔」的駭客之女去迪士尼,結果最後,也許天使與惡魔根本就是同一人?起初不太理解為何以此結尾,上網仔細查後才知道「金光閃閃系列」是前後有關連的故事,也許在後兩部中,才會對這有所交代吧?

既然這不是全系列的結局,那就得去看後面兩本有什麼蹊蹺了。

「入社第1年的50堂課」讀後心得

不囉唆,三點。

  1. 贊同岩瀨先生對於讀書的技巧:一本書只要有一個點受用即可。畢竟書太多、資訊太充斥,如何從書中汲取有益於工作的資訊,才是重點。岩瀨認為毋須學習速讀,應該細細品讀,從中學到一項重要的學問即可。
  2. 從實際的商務現場取得有用的知識與技巧。意思是說,不要為了搞懂五金零件,便從基礎化學開始學習。反而是要專注於工作現場產生的那些問題,逆向回溯。例如必須了解銅材質時,先專注在銅就好,無須特別研究其他非鐵金屬。既使是銅,也有多方面的切入點,如加工、導熱、溶點等,一次專注於一點,以解決工作問題為優先。
  3. Resourceful。此乃岩瀨的長官給予他的評價。岩瀨主張,做事或交報告達到50%就好,因為:a.人不可能完美,b.有些知識從他人身上獲得會比較快速。畢竟商業是團體戰,而非個人秀。
  • 推薦度:★★★★(可學習到工作上的新觀念)
  • 適合對象:想增進工作能力之人
  • 備註:對於反對努力工作者,讀起來可能會覺得奴性。

讀後感:「精準的失控」

先前一直好奇九把刀為何那麼紅,於是購入了一本「精準的失控」,想探索其中的秘密。

不囉唆,直接發表感想:

1. 文字上淺顯易讀,相較於前陣子在迷的冰與火之歌,讀起來也較不費力。這可不是說誰好誰壞,而純粹是市場取向問題。走一般大眾小說,你的文字無須過於華美、高雅,只要交代劇情即可。反之,冰與火之歌的背景是類似中世歐洲,許多器物、建築都不是一般讀者平素的經驗,固有必要以文字來讓讀者進入情境。

2. 邏輯不重要。看著各角色透過聖女穿梭世界,實在很好奇為何媒體不會蜂擁而來採訪。照理說,有位台灣人從中東、北極歷險歸來,多少都會引起關注吧?不過這畢竟不是這本小說的主要著眼點,因為它應屬於…娛樂或是…科幻?…小說,詳細的結構、設定、理論,也就無須費心。

3. 將數位角色的故事,透過聖女串連在一起,構思上很富想像力。這也是這類小說的賣點:劇情、劇情、劇情。但也不能太瞎、太離奇到難以置信。如何拿捏,看的就是作者功力了。

4. 整個氛圍充滿了壓抑感,看著角色們在境遇中流轉,是讀這本小說的樂趣。其中那位父親被逼著瘋狂在路上疾駛的過程,也許能夠引發步入中年讀著群的共鳴。不過整個結局還是美滿的:醫生沒有玩欺騙病人的遊戲,父親也沒有因此喪志而暴走。

5. 唯一不解的是,為何那位欺負聖女的男同學,在前面說是消失了,但到了後面卻是被殺掉?不知是本身寫作時的錯誤,還是我沒有仔細讀?

6. 最後,結局的關鍵點,也就是林群智返回醫院的那段,感覺上有點鬆散。因為不知為何林群智的身體開始消失…,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麼來阻止這一切。也許仍是我沒仔細讀的關係吧?

讀書心得:「絆:後311,日本社會關鍵詞」


絆:後311,日本社會關鍵詞

簡單描述本書:

書名「社會關鍵詞」的意思是觀察311後,日本廣告商文案撰寫與呈現的變化。作者雖為日本人但能以中文寫作,文筆亦流暢通順,雖然有時仍有一絲絲日文的氣息,但比那些粗糙的日翻中書籍來的好上許多。好啦,至少文筆比我好啦。(茶)

我非廣告人,但本書對我有個用處,即研究作者(母語為日文)如何將日文廣告詞翻為中文。可以發現作者並不拘泥把「しょう」這個…意向型(超久沒碰文法了)翻為「吧?」。老實說近年一些氾濫的日文譯本時常出現「吧」這個字。以中文的閱讀習慣來說,一直吧、吧,實在是有點微妙。

作者在這方面斷然捨棄「吧」,改採中文應有的習慣,確實是令人佩服,同時也反應出作者的中文底蘊。

當然、本書另一亮點即是以日本人的角度來觀察日本人的優點與缺點。在這個過份哈日的時代,本書可提共國人另一種視角看待日本人,讓我們能以更平凡的角度來瞭解日本。某種程度上我也挺哈日的,但另一方面我卻不喜歡本島過份捧日本的氛圍。(就如同本島統派老愛捧中國,把中國講的多好多好,結果自己不是住美國就是不敢捨棄國籍成為真正的中國人)

本書適合兩種人閱讀,一種即是從事廣告業相關者,另一種就是過份哈日者。前者可透過此書瞭解311後日本廣告業界的趨勢與變化;後者則能從中擷取貼近現實的日本人。

憂患深之死

憂患深竟然退場了。

當初他登場時蠻喜歡他那黑金相襯的造型以及那華麗金光四色的配劍「超凡滅聖」。他當時的武力值不能算是頂峰,因為曾敗於殊十二之手,但也算是主要檯面人物之一。我忘了他如何退隱去,只知道他曾經斷頭後被醫樓救治,雖復活蛋沒了意識,成為醫樓警衛。

醫樓後來還他意識,憂患深曾和龍宿見面,但此後卻再度消失,直到這次開天記才再度登場。一起登場的還有儒門四峰之一的平茹衡。不過這兩位來錯時間,碰上目前等級設定超高的閻王與赤王。在幾次白沙書院戰役中,不論是憂患深或是平茹衡都無任何亮麗表現。

平茹衡頂多和蟲刃打平,遇到鈴劍則因鈴聲影響而屈居下風。憂患深則老是和院長、平茹衡組隊打閻王,表現更是毫無亮點。有一回對上取代挽風曲的玄同,也在玄同放水之下平安度過。否則要是遇到真的挽風曲,大概也會血濺三步吧?

儒門四峰已死二鋒、失蹤一鋒,剩下最後一位則尚未登場。原本以為龍宿乃其中一鋒,但並非如此。看來這最後一鋒又得等不知道幾檔之後才會現身。不過看看四鋒的實力…只能祈禱登場時不要又遇到什麼大魔頭之類的了。

不過我實在不喜歡霹靂這種拖舊角出來死的做法…要有人犧牲的話為何不編些免洗新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