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本能寺之變400年謎團》讀後感

揭開本能寺之變400年謎團
《揭開本能寺之變400年謎團》一書由自稱光秀後人的明智憲三郎所著

揭開本能寺之變400年謎團:顛覆勝者的史觀 重新解讀一夕改變日本歷史軌跡的軍事政變

數週前閱畢此書。

推論有趣,尤其是關於豐臣秀吉令人撰寫《惟任退治記》塑造自己為信長後人的企圖。而信長本人—誠如作者所說,應是謹慎並且善於權謀,不可能在毫無防備下住進本能寺。於是案情就導向信長與光秀本就是策劃這件事的人,只是信長沒想到光秀最後會背叛自己。

至於光秀的動機,作者的立論也有說服力。只是,光秀也把信長想的太神了,要征服明國有其難度,何況是轉封諸臣於海外。但以光秀侍奉信長的經驗,他本人就算不信入唐可成,但也能想像自己被派到海外征戰的可能性,到時可又要辛苦打仗,卻落得被轉封離日本的命運。所以乾脆趁著信長欲誅殺家康的機會一舉擊滅信長。

裡面也提到安國寺惠瓊。作者認為安國寺本來就不忠於毛利,他很早就和秀吉有往來,才會自作主張入高松城勸說清水宗治自殺換和。當然書中也說明了,安國寺本為安藝武田氏後人,與毛利式有嫌隙。

這讓我想起,小早川隆景生前就規勸毛利輝元不可信任安國寺。但可惜,安國寺在豐臣政權內位居核心,輝元大概也沒能也沒權干涉安國寺吧。

總之,本書值得一讀,娛樂性與歷史性具足,譯文也流暢易讀,可給於讀者不同於定說的戰國史。

《0的迎擊》感想

故事的背景在東京,一群身份不明的恐怖份子趁著颱風夜潛入東京,展開恐怖攻擊,誓言在一晚內毀滅東京。

本作是《倖存者零》作者安生正的第二部作品。我並沒有看過前作,直接從本作接觸該作者。

整體的緊張感,我個人的感覺反而是前段優於後段。前段恐怖份子位於優勢,勢如破竹地執行恐功計畫,把日本政府以及警察、自衛隊玩弄於股掌間。這部分很吸引我,目不轉睛地想往下看。

主角真下俊彥也並非完美的情報分析官,他因心繫妻子病況而草率地提出建議,反而落入韓成烈的圈套,造成自衛隊員傷亡。這部分形塑的不錯,但有網路上的評論認為跟湯姆克蘭西筆下的傑克萊恩頗相似。

問題出在中段那些冗長的國家安全會議。會議的目的自然是向讀者解釋因受限於法律而無法快速反應,讓恐怖份子搶得先機。但由於引述太多法案,解釋也過於冗長,讀起來頗困難。再者,似乎連首相也不太理解自衛隊於有事之際的權力。照理說,首相平時得面對國會議員的質詢進行答辯,若一問三不知豈不被在野黨與媒體罵翻了?這部分的處理方式確實得用心斟酌。要如何不讓讀者覺得無聊,又能夠讓讀者理解情境呢?

後段當讀者以為真下即將攔截並且殲滅韓成烈時,卻又發現掉入了另一層圈套,吊胃口吊的十足。不過結局不免有點倉促,真下與韓成烈的對決,僅在一瞬間就劃下句點,況且這狂人還不是死於真下之手…。

至於對媒體以及政客的描述,其實頗類似以往的套路。只是台灣政客拘泥的是選票,日本政客拘泥的是法律。媒體在本書中也被描寫成嗜血、做無聊訪問,甚至無視規定擅入禁區。這和台灣某些軍國主義份子倒是挺相近的…,不、毋寧說全世界的軍國主義份子都很討厭媒體吧?(茶)

書名《零的迎擊》,其實來自於真下俊彥,他說:「我們以零迎擊」。此句於後段出現,直到此時讀者方明瞭書名的意義。

有些讀過《倖存者零》的讀者認為本作並不如前作精彩,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本作的節奏雖到了中段有些拖泥帶水,但大致上仍可接受,如果《倖存者零》比本作精彩,那我可能會買一本來看。

整體來說,是值得一讀的小說,但別試著去弄懂那些法條,以免讓閱讀失了趣味。

如何更換不銹鋼奶瓶蓋?

拔下來就好?

不是。

年前,使用約半年的不銹鋼奶瓶瓶蓋突然無預警地分成兩部分:塑膠瓶蓋本體以及不銹鋼瓶蓋套。「蓋套」這詞是我鬼扯出來的,一時間也不知正確的名稱。總之,這瓶蓋的本體是塑膠製,然後再黏上一個外型貼合瓶蓋形狀的不銹鋼罩。

既然是黏的,那黏著劑就有可能因變質而失去功能。我的瓶蓋即是如此。

既然一般購物管道沒有販售替換用瓶蓋,只好直接聯絡廠商試試看。先是去了http://pacificbaby.com.tw/官網,找不到電話(其實在首頁最下面,我眼殘竟沒注意),想說反正要寄照片,寫封mail也許更適合。於是透過該網站的「聯絡我們」訓問是否有單賣瓶蓋。

結果等了很久都沒收到回信或回電。

於是再仔細調查後發現,原來代理商是DollBao國際,而且有FB專頁。看了其他消費者透過FB聯繫,我也如法炮製。不過等了四天後仍未收到回覆,只好打客服專線問問看,當晚立刻收到FB私訊說可以單獨販售瓶蓋。當下甚是喜悅,問題終可解決。無奈當我私訊回問匯款方式時,小編竟八天未回覆 XD。再次私訊催問,小編才說因沒看到而未及時回覆。可見應該很多人透過FB私訊聯絡客服吧?

得到匯款帳號後匯款,也終於在過完年後第一天收到全新的不銹鋼蒙皮瓶蓋。

有趣的是再我苦等八天之中,竟然接到DollBao國際來電詢問我的需求。這就不知道是因為看了我第一封email,還是那通電話的功效了。電話中客服說,這款奶瓶蓋因使用環保黏著劑,所以消毒鍋的高溫可能使其變質硬化,導致不銹鋼脫落。因此建議用溫水清洗晾乾即可。

這時代雖然FB私訊可作為CRM的有效工具,但當出現資訊斷層時,打電話反而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是較踏實的手段。畢竟,至少你跟一個人講過問題了,而對方也確實收到了。不似電子化溝通,總是在猜想對方已讀不回的理由。

《我,跟自己拚了!》心得感想

我曾經買過《我,跟自己拚了!:挪威最頂尖的心智訓練師讓你潛能發揮100%》,卻又將其賣掉,然後再一次買了它。這本書除了提點讀者追尋夢想上的盲點之外,也教導讀者實用的工具。不似其他立志書,只會一味地要讀者要去築夢,而不探究築夢的本質與代價。

初看時,只覺陳腔濫調,不脫流俗的勵志法。深感厭煩上當之餘,送去讀冊出售。但不久,也不知道何故,於博客來再購得,同時亦買下《地獄週》。

又隔了數月,總覺得是該好好重看一次,畢竟很少再把書買回來看。

第二次讀,竟身覺認同,且佩服作者對激勵他人的深刻見解。細節我暫時不多說,最大的差別在初讀時我輕忽「目標」,已為自己已有目標,只想從書中找到立即可用的夢想實現方法。但我並沒有體會作者所說「情緒」的重要。

我以為我只想寫,但「想寫」並不能激發我的情緒。我並非熱愛文字之人,我其實更愛圖畫與照片。我把想寫這個動機當作逃避宿命的理由,也因此它並不能引發我正面的情緒。

我當然不討厭寫,但前提是「真的有東西想表達」。回顧過去的作品,雖然不甚完善,說粗糙也行,但那都是反映了當時真切的情感。例如《惡業十味》,透過它,我療癒了當年因不暗男女之事而受傷的心靈。又如《魚丸妹妹》,我抒發了渴求純真感情的慾望,同時又自憐於被屏棄於純愛之外的感受。

總之,寫作不是我的目標。目標應是藏於文字背後的那股真情。

現在我懂了。我要寫,是因為我要替台島創造或是留下什麼比較大部頭的史詩作品;是要做給那些只會唱衰台灣的某些人看。那群人長期佔據這個領域,寫出各種侮辱台灣主體性的作品,將自己想統一的想望織入其中,並且嘲笑我們:「你們這種人寫得出來嗎??省省吧我!」

Continue reading “《我,跟自己拚了!》心得感想” »

《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讀書心得感想

《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看上去似乎是商學書籍,但實際翻閱內容後覺得比較像心理學書籍。本書主要介紹『錨定效應』對價格帶來的影響。也就是說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價格貴不貴並非絕對,而是基於最初所獲得的價格。前半部闡述理論基礎;後半部則以實例(各種心理學實驗)來佐證。

書本很厚,初見感覺要讀很久,但弄清了架構後,讀了六成後就決定收手。

最大的收穫應是「錨定效應」、「喊價愈高獲得愈多」、「最後通牒遊戲」。

錨定效應是一種可在定價或報價時使用的技巧。目的在於讓你真正想賣給對方的看起來很便宜。當然,前提是對方不太清楚實際的成本。例如,精品店內陳列要價10000美元的包包,目的不在於販售,而是讓其他產品「看起來很便宜」。雖說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會受錨定效應的影響,但事實上恐非如此。

「喊價」也是一門藝術。通常人們以為高喊價並非一個好策略,但研究顯示,最初的喊價帶有「錨定」的效果。假設我有一物成本40,若我喊100,成交價可能是70;但若一開始只喊70,成交價也許只有50。最初喊價即是錨點,之後不論如何殺,也都會以錨點為基礎。故若初始錨點太低,獲利自然少。

最後通牒遊戲,可拿來說明買賣雙方的利潤角力。簡單來說,該遊戲有一提案者與一回應者。提案者手上有筆金額,由他決定留給自己多少、給予回應者多少。回應者若覺得金額太少,也可選擇拒絕接受。研究顯示,多數提案者不會對回應者太差。但是當提案者給予的金額不為人知時,提案者有可能全數獨吞。

這方面需要較多篇幅解釋,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購入參考。

總之,我學到一件事。那就是在地攤、路邊攤買東西時,不要傻傻地依照老闆給的價格付帳。我得先假設地攤老闆追求最大利潤,並且早就預留殺價空間。然後就是勇敢地砍價囉。

推薦度:★★★★☆(瞭解錨定效應應該可以讓你省些錢。XD)
實用度:★★★☆☆(實際上能否運用,依據讀者吸收消化的程度)
收藏度:★★★☆☆(這麼厚一本,看完後也許不會再看第二次了)

《被綁架的性》感想


《被綁架的性:來自A片國度的辛辣報告》主張色情片會影響男性與女性實際上的性生活;而剛佐之流的硬調色情片除了扭曲觀者對女性的印象,也隱含貶低女性的元素。
一開始從描述美國三大成人雜誌〈花花公子〉、〈閣樓〉以及〈好色客〉的流變。以三者的定位來看,〈花花公子〉屬於軟調色情,老闆海夫納顧及廣告商的觀感而僅提供不那麼直接的女性裸體。

〈閣樓〉晚於花花公子,成立當初即以〈花花公子〉為主要的對手,提供比〈花花公子〉裸露度更高的女性裸體。雖然此策一時奏效,也曾迫使海夫納思考改變〈花花公子〉的定位,但最重仍撼動不了〈花花公子〉那種時尚的定位。

最後興起的是〈好色客〉,它不走〈花花公子〉的上流路線,性描寫也遠超出〈閣樓〉,成功建立起硬調情色市場。而〈好色客〉一開始就忽視廣告商,直接鎖定雜誌銷售量做為其營收最主要來源,因而不怕得罪廣告商,可大膽地刊載火辣又直接的圖片。

Continue reading “《被綁架的性》感想” »

《譯界天后親授!這樣做,案子永遠接不完》感想

曾經有陣子想投入翻譯工作,但本行都讓我倍感焦慮了,哪有時間發展副業呢?但這本書甫上市,我還是忍不住買了。畢竟當翻譯家也是過去小小的夢想,雖無法實現但參考他人經驗亦不失樂趣。

《譯界天后親授!這樣做,案子永遠接不完》是國內知名譯者彙整了過去從事翻譯的經驗所成之大集,除了傳授身為譯者的工作態度與技巧外,還包含了作者從事翻譯的歷程。以我對翻譯粗淺的瞭解,建議想投身此行的人最好能先看過本書,學習些態度,才不會多浪費時間走冤枉路。

書中我最有感覺的,就是關於譯者能力這部分了。作者認為譯者除了原文好之外,尚要培養母語寫作能力。這點,我在幫朋友翻譯的過程中深有體會。

當理解原文不是問題時,關鍵就在於中文的選字了。如果譯者中文詞彙(母語詞彙)太少,譯文則會顯得平淡無味,用來用去都是那幾個詞。況且同一個詞出現太多次,讀起來也令人煩躁。

Continue reading “《譯界天后親授!這樣做,案子永遠接不完》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