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海古墓》讀後感

地海古墓
《地海巫師》的續作《地海古墓》。故事轉往卡耳格帝國的峨團島古墓。

她漸漸認識到「自由」的沈重。自由是重擔,對心靈而言是碩大無朋的奇特負荷,一點也不輕鬆。它不是白白贈與的禮物,而是一項選擇,且可能是艱難的選擇。自由之路是爬坡路,上接光明,但負重的旅者可能永遠到不了那個終點。

花了兩天迅速讀完《地海古墓》。一樣又是一部饒富哲理的奇幻小說。

故事時間點銜接《地海巫師》,但開頭的主角卻非格得,而是卡耳格帝國第一女祭司,名叫恬娜的十幾歲少女。女祭司如同現世的達賴喇嘛,死後經由轉世接續領導地位。因此,恬娜五歲時就被帶離父母,前往卡耳格帝國一個叫做「峨團」的島嶼,被授與「阿兒哈」之名。

Continue reading “《地海古墓》讀後感” »

《地海巫師》讀後感

地海巫師封面。
地海巫師,一本輕薄、敘事平穩卻帶有深刻意涵的好小說

今年第十九本書搞定。

其實我買了幾部人稱西方奇幻經典的小說,但認真看完的,說實話一部也沒。別說一部,連一本也沒。年初,趁著出版社重新發行地海六部曲時,砸下重金購入整套。不過也照例將其置於書架上養灰塵三個月後,才從精緻的書盒中抽出第一部《地海巫師》。

我很喜歡勒瑰恩的敘事方式與筆調。比起時下流行的輕小說,這類較嚴肅、沒有搞笑風格的奇幻小說比較適合我。而且光是閱讀《地海巫師》就能發現整個系列的世界觀是多麼有趣。在那兒,魔法雖有益於生活-例如一些航海咒、照明咒語,但你不能無限制地使用。法師們相信「一體制衡」的道理:世界有世界的平衡,若以魔法改變自然,終將影響另一處的自然。

故事的主角格得,一位在未來將成為大法師的年輕人,因自身的不成熟,憑藉自身天賦使用了禁忌咒語,召來了禍害、從靈界釋放了黑影。此後,他心性雖轉為謹慎,卻一直受到那黑影的糾纏。黑影跟隨他、想取代他,於是故事後半段的主題,便是格得與黑影之間的戰鬥。

日文版將書名譯為「影との戦い」,可說是開門見山的破梗。中文譯名較中規中矩,直譯為「地海巫師」。

黑影在整篇故事中,帶有深層的譬喻。書中並沒有仔細解釋黑影是什麼,甚至其與格得之間的戰鬥也極為簡單。勒瑰恩並沒有用大篇幅去描繪魔法對抗,例如格得在蟠多島對抗老龍時,也僅以文字帶過。他與那隻老龍,甚至是以對話的方式結束彼此之間的衝突。

所以,黑影並沒有和格得展開魔法大戰,只是相互追逐、接觸。所以,最終我也不太明瞭黑影到底代表什麼。

依據某位日本人寫的心得,格得最終與黑影融合,隱喻著一種「接受自己」的勇氣。這位日人也引述了歐吉安那句我很喜歡的話:

「一個人終有一天會知道他所前往的終點,但他如果不轉身,不回到起點,不把起點放入自己的存在之中,就不可能知道終點。假如他不想當一截在溪流中任憑溪水翻滾淹沒的樹枝,他就要變成溪流本身,完完整整的溪流,從源頭到大海。」

他認為黑影的意義是,人必須要接受過去的自己,不論過去的自己是如何醜陋。透過這種融合,格得再也無須懼怕黑影,達到了一種完整性。

我喜歡這種比喻。否定過去的自己,並不能帶給自己快樂。

以往,我因太天真單純而深受人際關係所害,讓自己陷入負面循環。我也因而透過徹底否定過去,而求取迎向未來的力量。然而,這世界畢竟是「一體制衡」的。為了活下去而採用的極端手法,其後遺症也將於未來瓜熟蒂落。雖然我在此之前就清楚了解這種副作用,但我仍然極力排斥面對真相。

近來,我發現我漸漸對生活失去樂趣。以前甚愛的古典音樂,早已不再反覆欣賞;對於空想、幻想的樂趣,也無形地將其排斥。我一頭鑽入現實,卻也忘記了真實。我追求著縹緲的目標,卻也無法樂在其中。這一切都非常不自然,一切都不平衡。後期,甚至把一些事物套在仇恨上,以為這樣更能加強動機。但結果是,一顆心仍浮盪於虛空,踏不到地,碰不到壁。

我與格得一樣,得展開一場與黑影的追逐戰,然後結束這一切苦痛的源頭。先從放下急促的步伐開始吧,回到十幾年前那種單純的童趣,正視這場因無謂的自尊而導致的惡果。

題外話,當初會下定決心去翻閱這本小說,是基於某種憤怒。然而,現在來看,這種憤怒似乎也帶有某種指引。我想冥冥之中確實有個一直導正我的力量,加上我略有些福慧,遂能看破迷障,重新來過。

《世界の傑作戦車》讀後感

《世界の傑作戦車》照片

今年讀完的第十五本書《世界の傑作戦車》。

這本勾起了十七年前的熱血回憶,那時剛接觸二戰,被浩大的戰車戰吸引,欲罷不能。然後還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

本書網羅作者在雜誌上的文章,其選擇的傑作戰車包括虎式、豹式還有不太熟悉的蘇聯與日本戰車等。

對於每一款戰車,作者介紹了其發展背景,型號沿革以及著名戰役。例如虎式的魏特曼、豹式的巴克曼等戰車英雄。當然也有蘇軍的兩位著名英雄,可是抱歉名字真的記不起來。XD

看完之後可以大致理解二戰主要國家的戰車發展過程,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爛到不行的日軍戰車(誤)。我覺得這本算是介於入門與中階之間。對於資深的戰車迷來說,可能沒有太多有用的資訊,但對於普遍的讀者來說,倒是不失樂趣。

內文沒有高深的技術,文筆也平易可讀。前面還有作者前往世界各地戰車博物館所拍攝的照片。不過這個時代,彩色照片大概不是什麼賣點了。

《來自非主流的改革:日立改革2000日V型反轉》讀後感


來自非主流的改革:日立改革2000日V型反轉
今年第十七本。

先談譯文。前半段與後半段還OK,中段的譯文有些慘不忍睹。尤其是「連結子公司」這個名詞,其實應該就是「合併子公司」。但文中既然有合併報表等詞彙,為何仍譯成「連結子公司」呢?不解。

中段部分的譯文,有的漏了主詞,有的完全就是直譯,得多費心力才能讀通。後段倒是稍微恢復了水準,不知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

內文方面,雖然標榜探究日立谷底翻轉的過程,但實際探討這主題的內容卻只有一半。有約1/3是在闡述日立其他事業。(雖然講述日立打入英國鐵路市場的那部分還不錯看)有些日本AMAZON上的讀者評論也和我有一樣的感覺,就是臨場感不足。

總之,日立的改革主要著眼在組織改造(收回過多的子公司)、發展社會創新事業(social innovation,或稱為公益創新?)等。同時,改革過程只由六名主要人員主導,革除了過去召集一大堆人冗長討論的陋習,加速決策速度。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招募外籍外部董事。過去日立的董事會就是照本宣科念經,很多決策在董事會召開之前早已塵埃落定。但新的董事會招來世界知名企業人士,他們直言提出批評,讓組織內部受到文化上的大衝擊,進而產生新的動能。

再來,前面提到的六人小組,以臨危授命的川村隆為主。他原本已屆退休,曾擔任過日立的副社長。當其他大廠如Sony、Panasonic都採用較年輕的社長,日立卻找回老屁股掌舵,這點在當時引發媒體議論。

事實證明,老屁股中也是有能人的。不過,川村過去在日立體系中似乎並非主流。也正是能啟用這些「非主流」人物,才能在激烈的漩渦之中拉起日立這艘巨艦。所以,年紀有時並非關鍵,頭腦與邏輯跟年齡沒有正相關。

《無知的力量》讀後心得

二月有太多驚奇旅程,所以閱讀的腳步也放慢了。這段時間雖已完成十二本,但無法每本都詳細撰文。有的等未來再補上吧。

這本《無知的力量》,以我的感受來說,值得詳細品讀。

本書的中心主體是「結論需求」。所謂「結論需求」,是指人的大腦多半無法容忍矛盾或「模糊因子」,故而急需某種結論來消除焦慮。這種需求結論愈高,固然可使一個人堅定不移地行動(因為有著很深的信念),但也容易造成危險或誤事。本書的第一部分即是闡述理論基礎;第二部分解釋援引事例導出高結論需求有可能造成危害。

如此,若具有低結論需求是否有好處呢?這便是本書第三部分的核心。

以理論基礎來說,本書引用其他學者的資料,指出大腦先經過「同化」來型型塑一套認知。例如「會動的東西都是活的」。但是當我們遇到與這套認知有差異的情況時,我們要麼繼續同化它,要麼就會調節它。例如,某人認為烏鴉都是黑的,但一日卻見一白鴉。此時,採取同化發法將導致「這是一隻鴿子」的結論;反之採取調節方法的結論是「世上有患有白化症的烏鴉」。

然而,同化的過程並非那麼完全,在潛意識中我們可能還是有所保由。此時我們就會極力地觀察環境,尋找支持同化的證據。正種行為稱為「萃取」。例如尋找和自己一樣認為白色烏鴉是鴿子的人,或是,極端一點的例子是認為神並沒有創造白色烏鴉,故這隻白色的烏鴉實乃一隻鴿子。

經過一陣子後,「萃取」的下一階段就是「肯定」,也就是替這種矛盾下了結論「對、世上不可能有白烏鴉,牠只是一隻鴿子」。這理論說明,人類無法忍受認知上的矛盾,而急於尋找結論。就算,這種結論帶有扭曲亦無所謂。

另一個有趣的觀察是,當環境受到大變動時,會影響人類提高「結論需求」。可能是這類災難或變動破壞了以往腦中的平衡。書中舉出舊金山大地震後,結婚的人數暴增。又或者日本三一地震後結婚與離婚的人數同時增加。也就是說,大型災難將加強人追求一種穩定的結論。故而原本感情不錯的情侶會因此步入禮堂;感情不睦的夫妻則選擇分開追求新生活。

本書也提到「大衛教派」事件與結論需求的關係,在此不贅述。

那麼,低結論需求能給我們什麼利益呢?本書直接指出,愈是能夠容忍模糊因子,愈能帶給我們創意或寬容。例如,一樣是援引研究資料,使用雙語的人由於不拘泥於單一語言,可以用另一種語言來表達某物某概念,因而能夠擁有更多的模糊空間。如此便能降低結論需求,增進人類相互理解。這就是書中提到位於以色列「攜手學校」的事例。該校推行阿拉伯文和希伯來文的雙語教學,試圖打破兩個民族之間的隔閡。

總結來說,從者本書中受益頗多。尤其是,我想我是個結論需求很高的人,否則不會有以前那些行動力。不過,自從我開始降低結論需求後,總感覺力不從心。很多原本深信的、可以帶給自己動力的事情,一旦瓦解後就煙消雲散,搞得自己不知該以何為依歸。

以佛來說,本來就不該有這類依歸,可我呢,似乎仍舊無法適應沒有東西可攀附的情況。

這個課題,未來仍得認真面對,否則焦慮難除阿。

《東立原創大賽2014》小感

今年看完的第十二本。

呃…其實我只有看〈黑箱作業人〉而已啦。但這篇真的不錯,故事看似有某種陰謀或黑暗元素,但至少結果沒那麼可怕。

而且也沒有我不太喜愛的哪種誇張動作或搞笑。文字讀起來也很順,情節也頗緊湊,也留下了一些懸念與謎團。

谷歌一下發現這篇的單行本於2017年一月上市,頗令人期待!希望今年今年執行完清理計畫後能有時間品味整本。

《通訳捜査官》讀後感

今年讀完的第七本書。內容沒有當初預期的有趣,但倒也能看到日本社會中外國人犯罪的一面。

讀完第七本書。

本以為會有什麼由中國人犯下的凶惡犯罪,結果整本提及的犯罪中最嚴重的,大概就是非法居留和竊盜吧。

作者曾擔任通譯搜查官,並於2003年辭職。所謂通譯搜查官就是具備外語能力的警察,負責協助外國犯罪者做筆錄或於進行住宅搜查時擔任口譯。這本書即是以作者任職時的經驗為基礎寫成。

雖然書中講的都不是嚴重的犯罪,但加起來卻對日本有很大的影響。尤其,作者一再提到為了處理這些狡猾的中國犯人,政府浪費了許多稅金。例如有非法居留者逃避搜查而跳樓受傷,基於人道不得不先施以治療。費用,自然是政府買單。又或者為了監視在醫院養傷的犯人,警員必需丟下手邊的工作在醫院輪班等等。

 

不過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來自中國的非法居留者已和過去有所差異。以往的非法居留者是靠搭乘漁船等工具潛入日本,沒有正式的身份證件;但新的方式是直接在中國買好假身份,再以買來的身份申請護照。由於是日本政府合法的護照,所以至少在簽證有效內都是合法居留,警察或入管根本不能揭發他們。

另一個有趣之處在於,過去非法居留者的目標是在被遣送回國前盡量賺取最多金錢;但如今卻變成「如何盡量留在日本」。

作者語重心長地警告,若再以人權活動家的觀點處理中國人犯罪問題;若妄想以大量開放中國人居留來振興經濟,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造成犯罪率激增,甚至連日本文化都將受到存亡的威脅。

不過啦,這本畢竟娛樂價值大於學術,除了裡面一些好玩的日語可以吸收外,對我來說收藏價值較少囉。 Continue reading “《通訳捜査官》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