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營養學超入門》書評

「剛運動完可以吃飯嗎?」、「只吃蛋白質就不會胖嗎?」

記得每次起願要運動時,就會對一些吃東西與運動之間的關聯產生興趣。其中,到底是該運動前吃還是運動後吃的問題最是困擾我。有人說運動後不要吃東西,因為那時吸收很好,反而會胖。不過,問題是我能運動的時間也不多,而且都卡在進食時段。

當然,也有只要瘋狂運動,不用限制飲食的說法。只是到了這個年紀,那能讓你瘋狂運動呢?一來育兒事繁、二來時間有限。我在早期曾經以斷糖斷油的方法減重成功,不過那時年輕,或許是基礎代謝率好之故,方能成功減重。

因此,我開始思考除了運動之外,也要對食品有些概念才行,最好是能找到連結運動與食品之間的關係。幸運地,這本《運動營養學超入門》完美地解答了我多年疑惑。

作者岡村浩嗣是大阪體育大學研究所運動科學研究科以及同大學體育系的教授,以專業度來看應值得信任。本書原文《ジムに通う人の栄養学》,即是「給上健身房的人之營養學」。中文書名避開健身房這詞,改用原文副標題「スポーツ栄養学入門」(運動營養學入門)作為書名。我蠻喜歡這個處理方式,因為若我看到「健身房」三個字,大概不會買這本書吧。畢竟我又沒去健身房阿。

Continue reading “《運動營養學超入門》書評” »

南谷真鈴《成為更強大的自己》讀後感

先前看了電影《眾神的山嶺》,就對攀爬珠峰的登山者們產生了興趣。之後又看了描述1996年重大山難的電影《聖母峰》,從喪命於這場山難的日本女性登山者難波康子的相關搜尋中,得知了一位二十歲就攀登上世界七大頂峰的南谷真鈴。

雖然完成七大頂峰的登山者已有偏向年輕的趨勢,但要挑戰這項壯舉仍屬不易。逛網路書店時,偶然發現南谷的著作已有中文版,基於她的豐功偉業,就下單買來看了。

 

南谷真鈴,《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南谷真鈴,《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書本開頭的推薦語,有人提到原本以為南谷一定是靠家中資金援助(他爸爸是貿易商),但在書店翻閱時才發現她是靠自己拉贊助,對她的印象也隨之改觀。

誠然,書中提到他十七歲決定挑戰珠峰時,父親僅精神上支持,不提供物質協助,她只好自己拉贊助。例如,她寫信給廠商與新聞,提出企畫,想要成為日本最年輕攀登珠峰的人。而這種作法還真的讓她拉到不少贊助,包括了知名的優衣庫。

確實,二十歲就完成探險家大滿貫,這種成就實非常人能及。然而,南谷絕非單純靠著熱情與毅力就立下偉業,我們必須注意書中提到,自十三歲第一次接觸登山後,她就曾於十六歲時挑戰七千公尺高的貢嘎山,雖止步於六千三百公尺,但一般家庭出身的小孩確實少有類似經驗。

加上他也去過瑞士滑雪營,自己也愛滑雪與游泳等運動,代表她在踏出夢想之前,就已經有良好的基礎了。這就告訴我們,築夢必須要踏實,依照現有的資源來擬訂計畫。假設你要當作家,卻連文字都不甚喜愛,又要怎麼當作家呢?

所以,與其一直想要立什麼志、做什麼夢,倒不如把握當下的資源,從中推敲出可以實踐的夢。我相信南谷真鈴在立下攀登珠峰的目標時,心裡是很有底的。贊助商自然也是看重她過去的實績,才願意資助。否則一個十七歲連登山經驗都沒有的人,廠商只會把她當瘋子吧。

總之,這本勵志書給我的啟發到不是什麼熱情、意志力、行動力等等,反而是去反思夢想這件事。結論是,不要連走路都不會就要當田徑王!先從自己已有的能力思考,或是給自己接觸某些興趣的機會,再去做判斷吧。

《名叫海賊的男人》小說與電影的差異

電影版《名叫海賊的男人》替小說修正了些許缺點。

第一,鐵造兄手下變的比較像正常人。小說中的部下,大概就類似機器人,只要輸入「為了日本」、「為了國岡」等指令,不論任務多麼艱難大家都「義不容辭」、「粉身碎骨」。

電影則將最重要的部屬東雲忠司安排地叫有人性。例如清理臭油槽,東雲帶領的人確實不太願意做,還打算自行撤退。最後東雲只好用激勵的方式鼓勵部下。

另外,在派遣日承丸(竟然不是日章丸)去伊朗的決策上,東雲一開始堅決反對,認為這樣太危險,甚至指責鐵造兄罔顧人命,根本沒上過戰場。最後當然還是被說服了啦,但這樣比較向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喪屍。

第二,關於鐵造兄的婚姻。電影的安排是由紀小姐除了無法替他生小孩外,也因鐵造兄長期不在家而感到寂寞,才趁鐵造出差時離婚。有趣的是,電影開頭鐵造的第二任七子雖有稍稍帶到,但此後就未曾出現。

雖然小說和電影都是由紀主動離婚,但電影的處理方式反而有美化之嫌。電影中,由紀將離婚聲明交給鐵造的哥哥後就離開。鐵造回來發現真相後還大怒,動手指責哥哥為什麼要逼由紀離婚。哥哥這時只好說出真相,並拿出由紀的聲明。然而,小說則是鐵造兄先精神出軌,但為了劇情所需展現愛妻精神,最後則是由紀自己當面要求離婚。

《名叫海賊的男人》讀後感

電影似乎一片叫好,但實際讀過《名叫海賊的男人》小說之後,實在是慘不忍睹。

這是小說嗎?我很懷疑。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人物幾乎很扁平無趣,你無法指出國岡鐵造和他手下有什麼差異。模式也很固定:為了日本→遇到危機→燃燒熱血→順利解決。當然這並不是說國岡商店的故事沒有值得書寫之處,問題在於描述的方式。

舉國岡商店承接清理海軍油槽的例子,明明是在暗無天日又充斥各種難聞化學味道的油槽底部工作,國岡的員工卻「毫無怨言」、臉上掛滿笑容地撈著殘油。而且還是「所有人」都不喊苦。這種描寫方式實在脫離現實太遠。

再來,上冊前半部中有位藤本前海軍上校向國岡鐵造尋求合作,打算成立修理收音機的事業。這位藤本先生是前海軍的技術人員,為了部下的生計而四處奔走。剛好GHQ也希望能早日擴大日本家庭擁有收音機的數量,以便推行政事。國岡自然豪爽地答應了,畢竟一切都是為了日本。

他任命藤本為收音機事業部主管,向銀行融資籌措執行業務的資金。藤本最初碰了一鼻子灰,沒有任何銀行願意貸款。鐵造得知後,完全不教他如何和銀行打交道,只激勵藤本「要用心,要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誠意」。被訓斥的藤本大徹大悟改變方式,直接在銀行展示修理收音機的方式,順利感動銀行獲得融資。

你說這樣的劇情是有什麼說服力。好在,電影版對此做了些改寫,改由鐵造的部下柏木向藤本提案,現場展示以十五分鐘修理收音機,最終順利說服銀行。

還有,當美國解除限制,讓日本公司也能自行進口石油時,國岡商店因缺乏成為石油批發商所需的「中繼站」(即油槽)而面臨困難。鐵造先是在新聞中發現油槽拍賣的新聞,卻苦於資金。各家銀行當時正依循緊縮的政策而減少融資,故國岡商店也難以籌措所需資金。當然,這怎麼可能阻止鐵造呢?鐵造賭上一把,去了公司附近的東京銀行打探。

接待人員面有難色,因為他最多只能提供兩百萬日圓的融資,距離最低所需金額兩千八百萬甚遠。鐵造雖失望卻也不意外,臨走前行員問他要不要和大江常董談一談。鐵造過去曾見過一次大江,對他印象不好,但聊勝於無,還是去問了問。

「好阿!」大江常董爽快地答應了。這怎麼可能??而且鐵造這次提出的金額是四千萬日圓!

原來,大江以前曾經看過國岡商店員工從事海軍油槽業務時的那種積極進取、不曾喊苦的精神,內心甚為感動。因此他覺得,把錢交給國岡商店應該是沒問題的!登登~問題解決了。人在做,天在看,大家在黑心企業工作時也要笑容滿面,才能為公司種下善因,獲得善果阿~

我覺得更瞎的是,鐵造的妻子並沒有替他生下兒女,讓他面臨無人繼承商店的情況。當然,鐵造兄這麼重情重義,怎麼可能要結髮十幾年因為這個問題,讓他納妾呢。喔,原來鐵造已有愛慕的女子了,但就是不願和妻子離婚。這問題可能比融資問題還難應付喔!但是,我們鐵造兄是很LUCKY的。這問題根本無須他操心,他老婆就主動跑來跟他提離婚!!! 而且還是態度堅定地要離婚。

好囉,人家都這樣講了,只好離婚啦!呵呵!

欸,我到底看了什麼阿?出版社還說《名叫海賊的男人》是「百田尚樹經濟歷史小說的最高傑作」?算了,經過編劇重新修正的電影版也許會更好看吧。

附帶一說,書中把國岡鐵造的原型出光佐三寫的重情重義,把員工視為家人般對待……但另一本比《名叫海賊的男人》更早、也是以出光佐三為題材的小說《虛構之城》則揭露,在出光興業中,「工會」一詞被當成禁忌……。所以,有些日本人的書評提到,一定要和《虛構之城》搭配閱讀,才能瞭解出光佐三更真實的一面。

不用浪費錢去買這套了,沒什麼閱讀的價值。但如果純粹是看爽跟熱血,那就去看吧。

高中遺漏的片段

大功告成的前晚,似乎是白天殘留的片段,我躺在床上想著新加坡、馬萊亞這幾個字。
 
阿阿,突然憶起高一時有位從新加坡來的轉學生,那時還傻呼呼地問他二戰有沒有打到新加坡等等。不過我完全記不起他的長相了,畢竟他只念了一陣子後就消失了。
 
反倒是……高二時班上似乎也有位新來的同學,但我不記得他是重新編班時就和我們一起,還是編班後一陣子才轉入。
 
之所以對他有些印象,是因為聽說別班有女同學學位了她鬧自殺,還聽說他有三個女朋友。弔詭的是,他的長相就很普通,甚至沒我帥(誤)。
 
圓臉、黑框橢圓型眼鏡、身材為胖,身高也不是很突出。這種外貌要在以長相掛帥的高中女生之間獲得青睞,實屬天方夜譚。這點讓當時的我十分訝異。難道這位仁兄有什麼很特別的地方嗎?看上去也還好,功課普普,體育也不顯眼,實在不懂為何有女同學要為他鬧自殺。
 
那位女同學我有看過一、兩次。只記得她也是身材略豐滿那種類型,綁著馬尾,白膚,臉上至少沒有青春痘。之所以記不住,也是因為她不是那種超級漂亮或超級醜的。唉,高中男生眼裡還能有什麼呢?
 
新同學一樣沒多久後就消失了,沒留下任何他的去向。至於誰告訴我這些八卦呢?我不太趕斷定,但我想也許是我們偉大的導師當著全般的面說的(當然,新同學人不在)。
那真是個沒有隱私權的年代阿。

永遠算不到的變化

早上為了買奶粉,竟然花費一個小時!神仙也算不到這麼多複雜的事。

唉,其實也不過就是某家連鎖店缺貨,得跑到另一家門市去買。但舟車勞頓之間,也浪費了一小時之譜。回來之後又得準備出門去香料屋吃午餐,結束後回家一趟,拉了肚子,拉了之後又去剪頭髮,回辦公室後已下午四點。能處理公務的時間少的可憐。

也許有人會想,這樣不是很好嗎?

唉,不是這樣。我這個是責任制,沒進度雖然不會造成短期影響,但卻影響了我的大戰略計畫。我想盡早搞定,盡早上軌道,偏偏雜事紛踏而至,無法順遂。

雖然時間不多,還是連上部落格,寫一篇廢文,維持一下那種想要抒發的情緒。早年對寫作的熱誠,可能因壓抑情緒而漸漸熄滅。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慢性的抹消,你在腦中不斷催眠自己,阿,這沒什麼好寫的,寫了也沒人看。久而久之,你就真的不會寫了。

喔,這麼說來,潛意識的暗示效果真是出人意表阿。

一旦喪失了希望,就不會有行動;然而,背負希望又是如此痛苦,以致於天天讓鬱悶包圍自身。

如何從中找出調適呢?我想我需要的是一種戰略上的樂觀,戰術上的謹慎吧。這想法好像毛澤東以前講過??

總之,就是不要怕挑戰,但挑戰時要謹慎務實。

和《映初圖書館》內容沒關係的一點心得

幾個月前無意間得知有一本名叫《映初圖書館》的小說即將上市時,心中不免燃起了些興趣。

畢竟,在二十年前,我還身為臭肥宅的日子裡,總是有些回憶可以靜靜回想、品頭論足一番。那是一段完全不知異性為何的過去(現在雖然知道了,但那是建立在一套分類標準上的判斷基準);我只能在很外圍之處,當一個Bystander,利用可以抓取的文字來拼湊未知的樣貌。

即使到了大學,我仍然不太能掌握男女關係。除了因更早之前留下的陰影與恐懼之外,另一方面就是我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第三帝國啦、銀河帝國與自由行星同盟啦、一旦在現實世界有所挫折,便會躲進那個提供堅強保護的碉堡內。研究所就莫在提了,屈辱卑微的工具人生活,至今回想起來仍怒氣難消。雖然在三十歲後結婚,但對於三十餘年的感情空白,多少有些遺憾。

然而,地海巫師中歐吉安對格得說:「一個人終有一天會知道他所前往的終點,但他如果不轉身,不回到起點,不把起點放入自己的存在之中,就不可能知道終點。假如他不想當一截在溪流中任憑溪水翻滾淹沒的樹枝,他就要變成溪流本身,完完整整的溪流,從源頭到大海。

Continue reading “和《映初圖書館》內容沒關係的一點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