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遺漏的片段

大功告成的前晚,似乎是白天殘留的片段,我躺在床上想著新加坡、馬萊亞這幾個字。
 
阿阿,突然憶起高一時有位從新加坡來的轉學生,那時還傻呼呼地問他二戰有沒有打到新加坡等等。不過我完全記不起他的長相了,畢竟他只念了一陣子後就消失了。
 
反倒是……高二時班上似乎也有位新來的同學,但我不記得他是重新編班時就和我們一起,還是編班後一陣子才轉入。
 
之所以對他有些印象,是因為聽說別班有女同學學位了她鬧自殺,還聽說他有三個女朋友。弔詭的是,他的長相就很普通,甚至沒我帥(誤)。
 
圓臉、黑框橢圓型眼鏡、身材為胖,身高也不是很突出。這種外貌要在以長相掛帥的高中女生之間獲得青睞,實屬天方夜譚。這點讓當時的我十分訝異。難道這位仁兄有什麼很特別的地方嗎?看上去也還好,功課普普,體育也不顯眼,實在不懂為何有女同學要為他鬧自殺。
 
那位女同學我有看過一、兩次。只記得她也是身材略豐滿那種類型,綁著馬尾,白膚,臉上至少沒有青春痘。之所以記不住,也是因為她不是那種超級漂亮或超級醜的。唉,高中男生眼裡還能有什麼呢?
 
新同學一樣沒多久後就消失了,沒留下任何他的去向。至於誰告訴我這些八卦呢?我不太趕斷定,但我想也許是我們偉大的導師當著全般的面說的(當然,新同學人不在)。
那真是個沒有隱私權的年代阿。

永遠算不到的變化

早上為了買奶粉,竟然花費一個小時!神仙也算不到這麼多複雜的事。

唉,其實也不過就是某家連鎖店缺貨,得跑到另一家門市去買。但舟車勞頓之間,也浪費了一小時之譜。回來之後又得準備出門去香料屋吃午餐,結束後回家一趟,拉了肚子,拉了之後又去剪頭髮,回辦公室後已下午四點。能處理公務的時間少的可憐。

也許有人會想,這樣不是很好嗎?

唉,不是這樣。我這個是責任制,沒進度雖然不會造成短期影響,但卻影響了我的大戰略計畫。我想盡早搞定,盡早上軌道,偏偏雜事紛踏而至,無法順遂。

雖然時間不多,還是連上部落格,寫一篇廢文,維持一下那種想要抒發的情緒。早年對寫作的熱誠,可能因壓抑情緒而漸漸熄滅。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慢性的抹消,你在腦中不斷催眠自己,阿,這沒什麼好寫的,寫了也沒人看。久而久之,你就真的不會寫了。

喔,這麼說來,潛意識的暗示效果真是出人意表阿。

一旦喪失了希望,就不會有行動;然而,背負希望又是如此痛苦,以致於天天讓鬱悶包圍自身。

如何從中找出調適呢?我想我需要的是一種戰略上的樂觀,戰術上的謹慎吧。這想法好像毛澤東以前講過??

總之,就是不要怕挑戰,但挑戰時要謹慎務實。

和《映初圖書館》內容沒關係的一點心得

幾個月前無意間得知有一本名叫《映初圖書館》的小說即將上市時,心中不免燃起了些興趣。

畢竟,在二十年前,我還身為臭肥宅的日子裡,總是有些回憶可以靜靜回想、品頭論足一番。那是一段完全不知異性為何的過去(現在雖然知道了,但那是建立在一套分類標準上的判斷基準);我只能在很外圍之處,當一個Bystander,利用可以抓取的文字來拼湊未知的樣貌。

即使到了大學,我仍然不太能掌握男女關係。除了因更早之前留下的陰影與恐懼之外,另一方面就是我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第三帝國啦、銀河帝國與自由行星同盟啦、一旦在現實世界有所挫折,便會躲進那個提供堅強保護的碉堡內。研究所就莫在提了,屈辱卑微的工具人生活,至今回想起來仍怒氣難消。雖然在三十歲後結婚,但對於三十餘年的感情空白,多少有些遺憾。

然而,地海巫師中歐吉安對格得說:「一個人終有一天會知道他所前往的終點,但他如果不轉身,不回到起點,不把起點放入自己的存在之中,就不可能知道終點。假如他不想當一截在溪流中任憑溪水翻滾淹沒的樹枝,他就要變成溪流本身,完完整整的溪流,從源頭到大海。

Continue reading “和《映初圖書館》內容沒關係的一點心得” »

我也有自炊神器

長期以來,書架上那堆書一直困擾著我。早先的方式是看完一本捨棄一本,但有些書畢竟還是有價值,令人難以割捨。

後來在一次與臉書朋友的對話中,得知「自炊」這個自行製作店子書的方法。上網查了些資料,也買了自炊教學的二手書後,決定砸重金購置自炊神器,來對書櫃做一「最終解決」。

剛好PCHOME購物有提供iX500掃描機和裁紙機的組合,雖要三萬台幣,但考慮到未來的益處,便毫不手軟加入購物車結帳。

隔天商品就送達了。不得不說活在這個時代真好阿。

先來看裁紙機,這款是書中介紹的180AT-P,單價破萬。然而,裁書才是自炊品質的關鍵,這方面的投資不能省。

裁紙的方法千萬不要像上圖!最好是先撕下封面,再用美工刀切成兩部分後分別裁切。雖然這裁紙機威力很夠,但我習慣拆成兩部分或四部分後再裁書,畢竟較薄較好切。

裁好的結果如上。一開始若不習慣破壞書籍,可找這類語言學習書,因為掃成電子檔後可隨身閱讀,實用性高。

再來就是ScanSnap iX500。體積意外地小巧,擺放不佔空間。

饋紙式設計,可進行雙面掃描。將拆掉的書放上饋紙器後,按下啟動就能掃描。沒有多餘的按鍵,非常的簡潔沈穩。

掃描的速度相當快,掃一本三百頁的書大概五到十分鐘吧;流程上手後可以更快。像我掃一本文庫或新書,通常五到七分鐘可以搞定。

這幾天使用下來非常滿意,不但空出了許多書櫃空間,同時還可保留書籍,一舉兩得。

本來還嘗試過將掃好的PDF轉為ePUB,可是工程太複雜耗時,不符時間成本而作罷。另外,閱讀這類掃好的PDF,還是以十吋平版為佳。八吋讀起來字太小,需手動調整文件大小來閱讀。

希望能在年底達到減少實體書的目標,替明年的翻譯做準備。甚至,一旦解決書櫃問題,我覺得我就不再有後顧之憂,可專心於築夢的道路了。

清掉的書

不斷地不斷地把買來的書-大多情況是亂的清掉,只求讓環境舒爽。

這幾天處分兩本書:

第一本是介紹全球一百多國空軍的書,翻譯自日本知名軍事評論者。內容本身不予置評,因為我光是看譯文就有點吃力。於是決定將其捨棄。

第二本,書名叫做《窮人》,作者遍訪世界各地的窮人,問他們問題,了解他們的生活。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書,但文筆讀起來難以消化。意思是說,散文的風格,一向是我的弱點。所以我大致翻了翻就決定捨棄了。不過,至少我還是了解到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窮苦人家,也就不再抱怨自己只能待在島上賣五金了。然而,我不喜歡作者那種疑似諷刺佛教與伊斯蘭教的態度。只是疑似,我並不敢肯定。

例如,他問葉門的窮人,阿拉為什麼讓別人有錢,讓你窮?這明明是個很帶攻擊性的問題。又,他訪問泰國一個在車站乞食的女子,然後說什麼,佛陀開花,婉(女乞丐)卻死了之類的。原文等下次再補上。我試圖找出他是否也問基督徒:上帝為什麼讓別人有錢,讓你窮?之類的問題,卻沒有結果。哀,然後我希望能從書中結論找出什麼樣的說法啦、看法啦,可是也撲空。這大概是讓我下定決心把它交由讀冊處分的最大理由吧。

當然啦,他也有抱怨美國的窮黑人(文中有個特殊稱號「高窮黑」),這部分倒是頗有趣的。他說他不怕非洲貧窮國家的黑人、葉門的黑人,卻特別怕美國的高窮黑。

阿,還有一本聖嚴法師的《禪門》。法鼓這幾年出了不少新書,其中有些應該是聖嚴法師生前留下的稿子。禪門我稍微略讀了一下,覺得內容和法師其他著作多有類似,所以我也送去讀冊賣了。

此外《翻譯進修講堂》雖是本實用的書,但英翻中非我本行。本想從中找出一些能應用在日翻中上的技巧,但無所獲,只有那句newspaper everywhere特別引人發笑。

最後是《不為人知的敵人》。其實這本書內容頗有趣,有幾段也看得津津有味。不過,幾個段落讀起來有點卡,美式幽默在電影中呈現也許很直白有趣,但化成文字效果也許沒那麼好。但無論如何,書中的知識確實可增廣見聞。你會理解,美國之所以是軍事強國,或許有部分原因是他們用很科學的方法對待這件事,所以才會花錢補助某些奇奇怪怪的研發項目囉。

《箭術與禪心》讀後感

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般的書籍。我已忘記從哪本書上得知這本書,只有不經意地從書櫃中找到它時,才想起來自己曾經購入二手品。

這本書與其他講述禪修的著作,有個不同點,即作者是透過「箭術」來向讀者說明禪學。畢竟,根據作者的說法,禪這門學問,多半是以心傳而非著述或宣說的方式進行教學。

作者是德籍哲學教授,為了探求禪學而遠赴日本,透過學習箭術來領略禪意。雖然主體是箭術,但過程,以我的感覺來說,和禪修的執導原則幾乎如出一轍。總之,先調整呼吸,再進入無我,形成一種「無藝之藝」。箭術追求的是「大道」,而非射中箭靶。這對學習過哲學的作者來說,非常不可思議。

六年後,經歷過艱苦與疑惑,作者終於學成,通過考試。

作者在書中就已提及,日本把禪學融入在藝術裡面,除了箭術之外,還包含了劍道、花道等等。作者認為,他學習箭術的這套禪意,可以用在任何藝術上。任何藝術,若有人為的意識介入,也就不那麼精純了。譬如射箭,目的不再於射中靶心,而是將箭靶與自己融合,自己的「真心」才是重要˙˙˙˙˙˙˙˙的,是否射中箭靶則非首務

這讓我想起我的寫作問題。十幾年前,第一次為了抒發自我而開始敲鍵盤。那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計畫或想望,也就只是純粹的想記錄下並抒發自己的情緒。首先,寫了幾千字的<黑心女人惡業十味>。接著一年後,受到二戰相關書籍影響,寫了<哈利卡納蘇斯回憶錄>。雖然,現在看來不但文筆奇差,故事也不怎麼吸引自已以外的讀者。

可是,就在那之後,我的短篇<魚丸妹妹>卻受到高中以及大學同窗的喜好。這超短篇作品,其實也僅是一種抒發、一種情感的直接表達罷了。到了大四,那時因為感情不順,三更半夜寫了幾篇抒懷文章貼在班級BBS上,雖然馬上刪掉,但隔天還是有位女同學跟我說寫得很好。

但自此後,我的寫作動力就逐漸消失,並在研究所時開始轉寫學術性文章。畢業後,雖有幾次寫作經驗,卻也不喜歡自己的作品。總覺得,是一種為了寫作而寫;為了博取他人注意而寫。

透過這本書,我決定重新審視自己並培養寫作能力。因為我感到寫作本身應該也是一種「無藝之藝」,應該能透過鍛鍊精進並達到人字合一無我的境界。雖然距離十萬小時很遠,但既然要走、既然選了寫作為工具,那就得走下去,哪怕達不到十萬小時亦然。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心得

偶然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分享一則貼文,內容主張人生不可只依循「熱情」作決定。因為,一來依據熱情的決策通常不見得正確;二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自己的熱情是什麼;第三,熱情有時是做了才知道。

以毫無由來的熱情去決定人生方向,這種計畫多數以失敗收場。本書認為與其坐著想破頭,不如親身打造「原型」,快速嘗試、快速失敗,藉以修正並設計出適合自己的「生命」。

設計師並不會寄望第一次的設計就水到渠成。在現實世界中,設計師必須打造多個原型以求解決問題。人生亦如是。我們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人生有最佳解,但事實是,人生並非選則了什麼就能獲得完美。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一書,提出了一套方法,幫助我們打造原型,追求不再焦慮茫然的生活。而我從中學到的,就是辨認「重力問題」與「船錨問題」,然後重擬方案。挑戰重力問題,由於帶有逆天的快感,很能激起行動力─然而確是一種禁不起現實衝擊的行動力。

我發現我面對的問題,多是此類。因此,本書告訴讀者不要去對抗自然和市場,那不是生命設計師的自主工作。這麼一想,我也如醍醐灌頂,決定放棄對抗重力問題。好在,不只是否是潛意識作用,我手邊早就有備案等著我。而這備案的可行性也相當高。

總之,要達到我的目的,方法不只一種。但我先前執著於最初的計畫,沒有意識到這方案是「重力問題」。於是我重新擬定問題,發現確實有一條可達成目的的路。

如果能早點意識到這點,就或許不用浪費那麼多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