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簡介
1984年,美國維吉尼亞州貝德福(Bedford)郡發生駭人血案。當地知名人士海森夫婦(Haysom)在自家屋內慘遭殺害,由於屋內並無財損,加上手段兇殘疑似充滿恨意,讓人感覺案情不單純。
海森夫婦的小女兒,伊莉莎白・海森以及其男友德國大使的兒子楊斯・蘇寧(Jens Soering)涉有重嫌,並在一年後在倫敦被逮捕。然而,雙方對案情的說法,卻南轅北轍。伊莉莎白指控是楊斯動手,自己雖恨父母但並無殺意;楊斯雖一度在英國認罪,卻在美國法院翻供,指稱兇手是伊莉莎白。
《致死方休:跨國情侶弒親疑雲》這部紀錄片,敘述的就是這樁懸案的經過,並將內容分成四部分:案情內容、伊莉莎白的說詞與審判、楊斯的說詞與審判、全案的判決與後續。
影評心得
本片闡述了Haysom夫婦命案的詳細經過,也檢視並呈現出伊莉莎白與楊斯各自的說詞,以及檢方提出的指控。最終,他們倆雙雙入獄:伊莉莎白的刑期90年仍終身監禁;楊斯則被判兩個終身監禁。亦即,法律上兩人均有罪。
《致死方休:跨國情侶弒親疑雲》的優點是敘事四平八穩,觀影者只要看過大致就能掌握來龍去脈。而缺點,應屬節奏稍慢,容易讓人分心或感到無聊。尤其是重現片段,畫面模糊,也看不清演員的臉,色調也較暗,有時看得很想睡。
若單純問《致死方休:跨國情侶弒親疑雲》是否值得追呢?我的建議是,如果喜歡較獵奇的,或偏好追兇或推理的,那麼本片並不適合;另一方面,若是對懸案有興趣,除了觀看紀錄片外,也會自己上網搜尋資料的,那麼本片應可一觀。
案外案:楊斯蘇寧對影集的回應
如果已看完本片,對於楊斯•蘇寧公開談論案情,並追求平反的態度應不陌生。他會答應接受Netflix的採訪,本意也是為了證明其自身的清白。然而,當《致死方休:跨國情侶弒親疑雲》上架後不久,楊斯接受了ABC13(隸屬ABC News,位在休士頓,提供當地的各式新聞)的訪問,並表達了對Netflix團隊的不滿。
原因在於,楊斯認為Netflix團隊不但遺漏了一些他提供的重要資訊,並於劇末提出了「兩人都在現場」的可能性。
楊斯告訴ABC13,2009年的DNA檢驗並沒有發現他的DNA,即便有人認為血液樣本遭到污染無法提供正確判讀。但法醫DNA專家、Liberty University教授Thomas McClintock,以及州法醫實驗室的一位成員,對有爭議的五個樣本的原始DNA數據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2022年八月,結果顯示這些樣本並無污染。
這個資訊楊斯也曾提供給Netflix團隊,但卻被遺漏,未於節目中呈現。
再來,曾有兩位法醫專家在法庭的宣誓書表示,襪子的足印並不是精確的科學,不應該被作為證據採納。而Netflix團隊也忽視這個資料。甚至,楊斯提到一段證詞應該要讓觀眾知道:伊麗莎白的兄弟霍華德(Howard)曾看到伊麗莎白在整理凶宅時,脫下襪子並赤腳踩在那個血腳印上。
對於沒有揭露這些訊息的Netflix,楊斯感到憤愾。而對觀眾來說,若沒自行上網蒐集相關資料,會產生「楊斯很可能有罪」的印象。因為,《致死方休:跨國情侶弒親疑雲》提供了一個「兩人都在現場」的新假設,此與楊斯追求的目標相左。
紀錄片是提供資訊?還是提供解答?
然而,從法律上來說,楊斯仍是有罪的,他只是得到假釋後回到德國。我看完後,也覺得楊斯可能有罪,因為那個穿襪的足印證據在片中,確實頗有說服力。可是,當我自己在網路上搜索後,發現Netflix沒有將楊斯提供的證據完整呈現,這又讓我不禁懷疑,《致死方休:跨國情侶弒親疑雲》這部紀錄片對案情的說明,能算是接近真相嗎?
在製作未有定案的犯罪紀錄片時,製片者或許要採取更謹慎的方法,盡量避免替觀眾下定論。當然,「兩人都在現場」的假設也是一個思考方向,但觀影者若沒有自主思考的習慣,易於受到紀錄片的影響,進而接受了此一假設。這對於楊斯是否公平呢?值得我等深思。唯一確定的是,這部紀錄片問世後,楊斯仍會繼續活躍,積極爭取他自己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