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犯罪心理學》紀錄片影評:包山包海卻包不住觀眾

本系列紀錄片共四集,分別探討四種犯罪:連環殺手、綁架監禁、邪教教主以及犯罪集團老大。

以形式來說,《犯罪心理學》屬於「解說式紀錄片」。觀眾在旁白的引導下接收內容。運用的素材包括專家訪談、歷史影像以及重演片段。整體氛圍很像上課,是中規中矩的紀錄片。

首集〈連環殺手〉,主要探討什麼樣的人可能成為連環殺手?首先提出的見解,是家庭環境與兒時遭遇。許多連環殺手的家庭都有問題,像是強勢的母親加上缺乏父親影響等等。

《犯罪心理學》整體評價不高,和其多而雜的敘事方式有關。

甚至在1960年代,學者MacDonald提出麥唐諾三角,認為童年有下面三個傾向的人,成年後可能成為連環殺手:尿床、縱火以及虐待動物。不過這理論現已過時。

於是又有研究企圖以大腦結構來判別正常人與殺人麼的差異。結果,雖然有特定的徵兆可判斷殺人魔、連環殺手的腦袋結構有何特徵,但有同樣結構的人,卻也可能是個溫和的正常人。

於是一切又回到家庭因素。本片最後的結論似乎是後天環境重於先天生理。接著,旁白帶出Norris Joel提出的連環殺手的行為階段,影片就以重演(reenactment)的方式說明Joel的理論。最後則提到現代的網際網路,恐將成為培育殺人魔的新溫床。

重演本是紀錄片常用的方法,畢竟製片者不可能有犯罪當時的影像。不過,《犯罪心理學》以重演呈現Joel的理論時,卻可能使觀眾感受到「在看假的犯罪」。這是因為其他同類紀錄片雖也使用重演片段,但那都是「真實案件」的重現;而〈連環殺手〉卻使用重演來重現了一樁假的案件,這或多或少都影響了視聽者的興致。畢竟,真實事件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所以如果你單純想看連環殺手的犯案內容,《犯罪心理學》中並無對單一案件作深入探討。但別擔心,Netflix上有《與殺人魔對話:泰德·邦迪訪談錄》或是《美國殺人狂訪談錄:小丑殺手》等紀錄片可參考。至於BTK,《追緝連環殺手》有一集講述追捕他的過程,但對其人並無詳述。

以我個人而言,看完《犯罪心理學》後並沒有太多的啟發性,頂多就是讓我決定找時間看上述的兩部連環殺手訪談錄而已。

另外,我花了點時間看第二集有關綁架的內容,不過一樣讓人失望。旁白解說的方式有點失了架構,感覺像是有什麼講什麼,很容易讓人出神。製片者很想在一集内告訴觀眾所有的知識,但這反而讓內容顯得雜亂。中段又開始講解綁架者的行為階段,如同第一集一樣。在講解每個階段時,又同時放入多名兇手的手法,導致一種不連貫性。尤其,如果你不孰悉這些案件與罪犯,就會覺得有點走馬看花。

整體來看,過於繁雜的內容、過多的重現片段、過快的敘事節奏,是《犯罪心理學》的缺點,或許這也是其在IMDB評價不高的原因。雖說製片者一邊想歸納,一邊又得敘述案件,想要包山包海,但這種做法,反而抓不住觀眾注意力。所以,我覺得若不是犯罪紀錄片狂熱者,也就無需特地觀看此紀錄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