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怪人》讀後心得

家中有一套林鬱文化的世界經典小說,是很久以前買的,但我除了看過《雙城記》之外,就沒碰過其他的。那天心血來潮,從書櫃中抽出《科學怪人》,想說拜讀一下這部「科幻小說鼻祖」。

不過畢竟是幾百年前的作品,文風和現代不同,讀起來頗吃力。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描述主角內心的痛苦,但這種描述好像三不五時就出現,讀來頗令人焦躁。

第二個問題是譯文。林鬱的譯者是中國人,文風用詞除了有地理上的落差外,當然也有時代上的落差。於是我買進了台灣人譯的新版(周沛郁譯,商周出版,2015年),希望能讀起來順一點。不過後來發現,問題可能是原文,而非譯文。那時代的人好像就是特別愛長句子,以各種詞彙描述山水風景心理狀態,但故事有時還是停留在原地。

當然,台版的譯文確實比較適合我,也讓我讀完整本小說。(如同《西線無戰事》一樣,新版的台灣譯文,比較符合現代人閱讀習慣。)

《科學怪人》心得感想

無論如何,《科學怪人》究竟好不好看呢?

如果扣掉文風上的落差,以及欠缺科技設定之外,確實是一部頗富悲劇色彩的小說。

「創造生命」對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來說,都顯得遙不可及,何況是十九世紀初的世界。作者並沒有用科學去一一詳述主角佛蘭肯斯坦創造這「怪物」的過程,取而代之的是,描寫佛蘭肯斯坦為了製作科學怪人,所經歷的各種辛勞與痛苦。

話雖如此,但我並不會去嫌棄這種不科學的設定。《科學怪人》的主旨,是在探討生命體與創造者之間的關係。佛蘭肯斯坦創造了怪物,但又拋棄牠、讓牠孤身流落荒野。怪物本性善良,並不主動傷害人類,反而選擇逃避人煙,獨自隱居。

但人類畢竟無法接受怪物的外貌。即便受了法國流亡貴族的「間接教導」,甚至好心幫忙蒐集柴火、清理積雪,但仍無法為人接受。可是,我們也不會去責怪那些被嚇到的人類,畢竟自然反應讓人類選擇逃跑或攻擊。

試想,如果盲眼的老貴族能適時制止兒子,那麼《科學怪人》肯定有不同的結局。但又怎麼說得準呢?兒子有可能聽老爸的話嗎?即便能夠一起生活,怪物內心對伴侶的渴望,不會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嗎?

我的感想是,怪物注定要走上極端,因為牠就是個天地不容的存在

而創造者呢?或許有人會想,只要佛蘭肯斯坦再創造一位女怪人,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但看看眼前這位怪物,牠一開始也是純真善良,但幾經人性磨難後,卻性情大變,如此佛蘭肯斯坦能不擔心嗎?

女怪人不會抱怨「為什麼只能跟這醜怪物在一起?」、「為什麼只能住在荒野?」、「我們明明比人類強大,為何不能統治他們?」云云嗎?甚至,牠們的後代不會造成人類威脅嗎(這問題簡單,只要不賦予女怪人生育能力就好。可是智性與慾望的影響,就非佛蘭肯斯坦能控制的了)?

種種考量下,佛蘭肯斯坦決定在賦予生命前,摧毀女怪物的身體,藉以避免更多的災難。然而,這也開啟了一連串的宿命對決,直到故事的盡頭為止。

平心而論,雖然在科技細節上不足,但並不阻礙閱讀《科學怪人》這部小說。唯一需要的是耐性去適應寫作風格,以及19世紀人類透過接近大自然來舒壓的方式,還有主角時常病倒這件事。當然,如果重視劇情勝過文字,就通通跳過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