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寺-鐮倉之旅

這次鐮倉行最後的探訪地,就是北鐮倉了。北鐮倉距離鶴岡八幡宮不遠,雖然可從八幡宮步行過來,但考量到行程安排以及江電實在太慢,所以當日直接從藤澤搭乘JR在大船站轉橫須賀線直接入北鐮倉。

本次鎖定北鐮倉三間主要寺院:圓覺寺、明月院以及建長寺,全都和禪宗有關。

出了北鐮倉車站後,發現這站不大,連出口也顯得簡陋。後來才知道這是後站出口,前站在另一頭。沿著路旁的指示,數分鐘內便抵達圓覺寺。

圓覺寺的歷史可追溯到鐮倉幕府的北条時宗。當初為了供養替那些守護日本免於元寇的死者,北条時宗特地從宋國邀請無學祖元禪師來日,並於1282年建立圓覺寺。因此,本寺的門票上才會印有北条家家紋。

置於「圓覺寺」名稱之由來,傳說是在選定寺地時,於本地挖掘出裝有「圓覺經」的木盒,便以此經做為寺名。然而此說之真假,未可考證。

順著階梯往上爬,可看到總門,上頭寫著「瑞鹿山」,此乃圓覺寺的山號。有傳說當年無學祖元禪師講經時,突然湧出許多隻白鹿在旁聽講,所以寺內有個小山洞便喚做「白鹿洞」。

往下走,來到山門前。所謂的「山門」即是寺社「境內」的入口。山門又可寫做「三門」、代表「三解脫門」。那三解脫呢?「貪瞋痴」是也。入山門的意思便是在入佛國土之前,需先拋下影響心靈的貪、瞋、痴三毒。此山門乃1785年重建,原本的山門已毀於大火之中。

穿過山門後,來到「佛殿」,裡面供奉圓覺寺的本尊「寶冠如來」。這尊如來像最大的特點就是頭上帶著寶冠,與其他常見的佛像不同。本體為木造,但由於圓覺寺曾數度遭火難,目前這尊佛像只有頭部屬於鐮倉時期所造,身體的部分為江戶時代所做。

圓覺寺的特點就是寺內有著19間「塔頭」。塔頭本是指為了替祖師、高僧守墓所建造的小寺院,日後轉而意指大寺院境內周邊的小寺院。圓覺寺受到歷代權力者的喜愛,使其境內不斷擴大,塔頭也因此林立。據說最盛時期寺內共有42間塔頭小寺院,目前雖不似過往卻也留有19間。

離開佛殿後續往內步行,眼前便是方丈庭園。據說這是來圓覺寺必看之景物,但當時寺內正舉辦禪修大會,禁止入內,無法一窺其貌。再往上走,便是塔頭群。但這些小寺院並非全部開放,因此多半只能在門口拍照留念。篇幅有限,在此僅介紹佛日庵以及正續院。

佛日庵乃鐮倉幕府八代執權北条時宗之廟所,院內葬著時宗、其子貞時與孫子高時。蒙古入侵之際,篤信禪宗的時宗曾在此處禪修,強化自我的精神力。鎌倉幕府滅亡後,時宗之廟所也隨之衰敗,幸在一位僧人執掌後返衰還盛,最終成為圓覺寺內的塔頭。入內參觀需觀拜料100日圓,也可選擇500日圓的附抹茶門票。

正續院原名祥勝院,1285年由北条貞時所立。1335年鎌倉幕府滅亡後兩年,後醍醐天皇勒令將建長寺的正續院移建於此,改祥勝院為正續院。院內最著名的為「國寶」舍利殿,殿內的佛舍利據說是三代將軍源實朝從中國能仁寺所分得。此舍利殿乃日本最古老的「唐樣」建築。所謂唐樣建築意指鐮倉時期從中國宋朝伴隨禪宗傳入日本的建築樣式。由於本院「觀拜不可」,所以也無法進入一探。

最後順著參道往下,離開前去看看國寶「洪鐘」。洪鐘位於小山上,得先爬過一連串階梯方能抵達。上頭有個「弁天堂」,設有茶屋販售冰品與和菓子。洪鐘造於1301年,由北条貞時寄進,和建長寺、長樂寺的洪鐘並稱鎌倉三大洪鐘。

看洪鐘得爬過這階梯,不知有幾階呢?我爬的喘呼呼,但還看到抱孫子上來的老人家,令人稱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