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洞

最近聯合重工有篇新聞說,在「台南市新化第一公墓附近防空洞內,發現三千多人的無主骨骸」,並且加註疑似是「噍吧哖」事件中遭到日警殺害的抗日義士遺骨。

好啦,有個問題是1915年左右尚無「大規模轟炸」的戰略觀念,為什麼日本駐台軍可以在當時就建造所謂的「防空洞」?

1915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戰場上的主力應是機槍與壕溝,雖說偶有空戰,但多半是戰鬥機之間的纏鬥較量,鮮少有大規模轟炸。

我們可以從1914年青島攻略戰來看當時日軍擁有怎樣的空中武力。當時日本陸軍派出兩款飛機:Maurice Farman MF.7 以及 Nieuport NG,這兩型皆是進口自法國。以數量來看,MF7四架,Nieuport NG一架,以這種數量實在很難造成什麼樣的空中攻擊效果,更遑論因害怕轟炸而去建造防空洞了。

日本在台大量建造防空洞,應是二戰末期遭到美軍轟炸之後。1915年當時並沒有任何空中武力足以威脅台灣,為何日本可以在那時就領先世界開始建造防空洞?而所謂3000義士的白骨為何會出現在二戰時期才有的防空洞內?聯合重工這篇報導,實在是有誤導之嫌。

且說這堆白骨會出現在防空洞之內,應有數種可能,畢竟隔壁就是公墓所在。聯合報不去思索其他可能性,就先假設其乃「抗日義士遺骨」的可能性,用意昭然若揭,無須點明。

不過對於外省泛藍來說,真相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反日情感阿。有反日成分,那就是真的,沒有反日元素,一切都是假的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