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NETFLIX的紀錄片《散戶大戰華爾街》後,仍有兩點疑問:何以造市者(Market maker)可以買到比委託者指定的價格更低的股票?羅賓漢(Robinhood)為何拿掉Buy按鈕,避免自身存款不足?
看了一些資料後,恍然大悟,理由如下:
Payment of Order Flow
如影片所介紹,羅賓漢並非直接在交易所買股票,而是將訂單整批交給城堡投資這個造市者;城堡投資再向交易所撮合,執行訂單。為什麼中間有利可圖?答案在時間差。
客戶在羅賓漢App下單後,並非立即獲得股票,而是由羅賓漢整理後大批交給城堡公司。城堡公司在取得這些訂單資訊後,搶先在交易所、或者dark pool以低於客戶指定的價格購入股票,再交付給羅賓漢。中間的價差就是羅賓漢與城堡公司的利得,也就是片中的Payment for Order Flow。
如果沒有羅賓漢,那些需求將直接進入交易所競價,可能會拉高價格。況且,有了羅賓漢提供的資訊,城堡公司就可早一步得到市場資訊,對經營來說並無壞處。
雖說此制度行之有年,其他券商也有採行,但為何獨羅賓漢能提供大量客戶交易資料?原因在於,透過羅賓漢買股票非常快速方便。根據影片說法,僅需註冊開通後,就能立即下單;若透過券商,則需繁瑣的過程,何況還得負擔手續費。
要知道,即便在美國資本主義大國,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買股票。例如另一部紀錄片《聰明生活經濟學》中,就有人連貸款要還都不知道;或是從小只知打球賺錢,完全不熟悉投資。
所以,原本Payment for Order Flow的金額並不大,因為傳統券商無法找到那麼多客戶。羅賓漢就不同了,一堆人透過手機APP,就能快速參與股市。那麼低的門檻,自然有吸引力。一旦客戶人數多,那麼Payment for Order Flow也就多了,而這也成為羅賓漢的主要收益。
總而言之,靠著大量的客戶訂單,羅賓漢從城堡公司那兒賺取回扣;城堡公司也樂於與之合作。
但有個道德問題:羅賓漢替顧客撮合的股價,是否為最佳?羅賓漢靠著股價價差賺錢,這意味者他提供給顧客的,並非最佳價格。對此,有人可以接受,畢竟價格是由顧客設定;也有人存疑,羅賓漢是否真的如期品牌名稱一樣,行俠仗義、劫富濟貧?這部分,就見仁見智了。
融資
取消買進按鈕,這部分初看不懂,因為我以為,買股票不就是客戶拿現金購買嗎?羅賓漢為何要動用自己的存款?經國外財經Youtuber的影片說明,才知道關鍵在於「Margin」(融資)。
原來羅賓漢APP也提供客戶融資服務,也就是客戶以融資下單時,羅賓漢必須先以自身存款購買股票。當時,GameStop的股票一飛沖天,就算沒錢的人,也想要透過融資買進。所以,羅賓漢就必須支付大量的現金來購買股票。如果金流正常,或許沒問題,但關鍵就是同時間太多人買進GameStop,導致羅賓漢存款簿為不足,只好拿掉APP中的買進按鈕,以免銀根不足。
以上便是《散戶大戰華爾街》中,兩個疑問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