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心理學》由張老師文化出版,手上這本是1999年6月的初版3刷。本書原名:”People of the Lie” ,由《心靈地圖》的作者史考特.派特執筆撰寫。(按照本書推薦序,《心靈地圖》一書相當暢銷,曾經在紐約時報書評中上榜達600週之久。
由於沒時間仔細閱讀整本書,因此在此只擷取一些小觀念來討論。
有罪之人
這本書認為並非只有希特勒那種掌握權力,並且為惡的人才叫做惡。在現實生活中有罪之人,其實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一個主要的主題句為:「有罪不是惡人的主要缺點,而是他們拒絕承認自己有罪」。
故真正的有罪之人,並不是他有什麼重大缺點,而是從來不肯承認自己的缺點。「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不容自己受人責難,唯恐喪失顏面。於是他們必須痛加撻伐責備他們的人,或是犧牲他人已保存自我的形象。」
對於這些人來說,自我的清純形象相當重要。他們深怕某些行為被世人知曉,所以必須要搶先一步撻伐別人,建構出受害者的形象。「由於他們一定不承認自己的惡,所以必定視別人為惡,將自己的惡,加諸於世,而從未想到本身為惡。」
例如有人為了掩飾自己喜愛搞曖昧、到處利用他人的事實,便宣稱自己是無辜的,或是使用些至高無上的道德觀來掩飾自己。都是別人自作多情阿,我沒錯,我怎麼可能有錯!
但很少人可以理解這點。通常周遭的人只會斷定這只是人格缺陷,但我跟作者的想法一樣,這不僅是人格缺陷的問題,而是完全沒有罪惡感的態度。如同書上巴比的雙親。巴比的雙親不斷地找理由掩飾自己對孩子管教上出了問題,甚至還把長子用來自殺的那把槍送給次子巴比當聖誕禮物,而渾然不知這有可能鼓勵巴比自殺。
惡之起源
本書也論及惡是怎麼產生的?
作者指出佛洛姆主張「惡的起源為一種成長啟發的過程,人非天生或被迫為惡,而是經由一連串、連續的抉擇,隨時間的累積逐漸成惡。」作者贊同佛洛姆的觀點,但認為應該要強調「意志力」。另外也認為在「選擇」之前,是有一種「塑造人格的力量」。我推想,作者可能認為在惡的起源中,「意志力」也佔有重要之地。他說他遇過那些為了為惡而選擇為惡之人。
但作者也認為自由意志有其矛盾之處,「人即可隨心所欲選擇自由。另一方面人不能選擇自由。」這句話有點看不懂。我推想,是不是意旨「人可以有很多選擇,但卻沒有不選擇的權利」?因為下一段作者引用了馬丁(Malachi Martin)的一句話:「我們必須在接受宰制及不接受宰制之間,做一選擇。」
作者認為最好是立足於「上帝與魔鬼之間才是真自由:既不受善良所約束,也不被極端的自私所宰制。雖然這種自由將支離破碎,令人百般難忍。」
身為讀者,我個人認同「極善與極惡都非最好的」此一觀點。
剩下的部分,有機會再繼續介紹。
美萊村事件
書中最後一章節提到集體的邪惡,並以美軍在越南的屠殺事件「美萊村」事件為例子。這章主要解釋為何集體或群體的道德會低於個人。
首先,造成群體不成熟的主因之一是組織分工化。大型組織因為專業分工之故,往往找不到一個能統括全局的人。個體在組織之中只負責自己的業務,對業務以外的事物毫無關心。例如,大家都有可能在企業內部經歷過各部門推皮球的經驗。原本一個負責的人,可能因為身處於某個單位,而對該單位以外的業務毫不關心。
第二點,慢性心理壓力會造成精神退化,進而促成邪惡。例如參與美萊村事件的美軍因為長期處於隨時會遭到埋伏的狀況,這些壓力都讓他們的精神退化。另外,長期的精神麻痺也有同樣的效果。當一個人每天放眼所及盡是各種屍體與死亡,漸漸地他也會習以為常,不看中他人的性命。
所以壓力與善良、邪惡有著密切的關係。當人處於沒有壓力環境之下,作惡的機率相對較少。
最後,個人加入群體後,會減低個人的情感。作者舉領導與被領導為例,說明被領導者負擔較小,只要服從領導者即可。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會把決策權交付給領導者。例如美萊村屠殺發生時,為何整個美軍中鮮有人出面制止,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單獨個體把責任歸屬於上層領導者,而非自己的良知。
後記
先前作者定義所謂的個人邪惡來自於:「護衛或者保存個人病態的自我完整,而運用權勢毀滅他人。」這句話很有趣,或許自卑轉為自大,也和這道理有關。又或者為了維護自己清純的形象,掩蓋謊言,就會找理由搪塞,不肯面對自己。
其他資料
美萊村事件-Wiki
Scott Peck:本書作者,已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