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有太多驚奇旅程,所以閱讀的腳步也放慢了。這段時間雖已完成十二本,但無法每本都詳細撰文。有的等未來再補上吧。
這本《無知的力量》,以我的感受來說,值得詳細品讀。
本書的中心主體是「結論需求」。所謂「結論需求」,是指人的大腦多半無法容忍矛盾或「模糊因子」,故而急需某種結論來消除焦慮。這種需求結論愈高,固然可使一個人堅定不移地行動(因為有著很深的信念),但也容易造成危險或誤事。本書的第一部分即是闡述理論基礎;第二部分解釋援引事例導出高結論需求有可能造成危害。
如此,若具有低結論需求是否有好處呢?這便是本書第三部分的核心。
以理論基礎來說,本書引用其他學者的資料,指出大腦先經過「同化」來型型塑一套認知。例如「會動的東西都是活的」。但是當我們遇到與這套認知有差異的情況時,我們要麼繼續同化它,要麼就會調節它。例如,某人認為烏鴉都是黑的,但一日卻見一白鴉。此時,採取同化發法將導致「這是一隻鴿子」的結論;反之採取調節方法的結論是「世上有患有白化症的烏鴉」。
然而,同化的過程並非那麼完全,在潛意識中我們可能還是有所保由。此時我們就會極力地觀察環境,尋找支持同化的證據。正種行為稱為「萃取」。例如尋找和自己一樣認為白色烏鴉是鴿子的人,或是,極端一點的例子是認為神並沒有創造白色烏鴉,故這隻白色的烏鴉實乃一隻鴿子。
經過一陣子後,「萃取」的下一階段就是「肯定」,也就是替這種矛盾下了結論「對、世上不可能有白烏鴉,牠只是一隻鴿子」。這理論說明,人類無法忍受認知上的矛盾,而急於尋找結論。就算,這種結論帶有扭曲亦無所謂。
另一個有趣的觀察是,當環境受到大變動時,會影響人類提高「結論需求」。可能是這類災難或變動破壞了以往腦中的平衡。書中舉出舊金山大地震後,結婚的人數暴增。又或者日本三一地震後結婚與離婚的人數同時增加。也就是說,大型災難將加強人追求一種穩定的結論。故而原本感情不錯的情侶會因此步入禮堂;感情不睦的夫妻則選擇分開追求新生活。
本書也提到「大衛教派」事件與結論需求的關係,在此不贅述。
那麼,低結論需求能給我們什麼利益呢?本書直接指出,愈是能夠容忍模糊因子,愈能帶給我們創意或寬容。例如,一樣是援引研究資料,使用雙語的人由於不拘泥於單一語言,可以用另一種語言來表達某物某概念,因而能夠擁有更多的模糊空間。如此便能降低結論需求,增進人類相互理解。這就是書中提到位於以色列「攜手學校」的事例。該校推行阿拉伯文和希伯來文的雙語教學,試圖打破兩個民族之間的隔閡。
總結來說,從者本書中受益頗多。尤其是,我想我是個結論需求很高的人,否則不會有以前那些行動力。不過,自從我開始降低結論需求後,總感覺力不從心。很多原本深信的、可以帶給自己動力的事情,一旦瓦解後就煙消雲散,搞得自己不知該以何為依歸。
以佛來說,本來就不該有這類依歸,可我呢,似乎仍舊無法適應沒有東西可攀附的情況。
這個課題,未來仍得認真面對,否則焦慮難除阿。